右客到茆茨,窗垂喜母丝。
冻醪开瓮早,生菜上盘迟。
代食嗟无日,躬耕幸有师。
萧疏一丛菊,寒赖故人知。
右客到茆茨,窗垂喜母丝。
冻醪开瓮早,生菜上盘迟。
代食嗟无日,躬耕幸有师。
萧疏一丛菊,寒赖故人知。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屈大均在明末清初时期,面对客人的到来,展现了一幅简朴而温馨的生活场景。首句“右客到茆茨,窗垂喜母丝”中,“茆茨”指的是茅草屋,表现了居住环境的朴素;“喜母丝”可能是指窗帘或窗帷,通过这一细节,透露出主人对客人来访的喜悦之情。
接着,“冻醪开瓮早,生菜上盘迟”两句,生动地展现了主人的热情与准备的细致。在寒冷的季节里,早早地打开酒瓮,准备热酒招待客人;而生菜上盘则稍晚一些,显示出主人对食材新鲜度的重视和对客人用餐体验的考虑。
“代食嗟无日,躬耕幸有师”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过去的回忆。在物质匮乏的时代,能够有食物供客人享用,是值得庆幸的事情;同时,也提到了“躬耕”,暗示了诗人曾有过农耕生活,或许是在表达对过去辛勤劳动的怀念。
最后,“萧疏一丛菊,寒赖故人知”以菊花作为象征,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也寓意着友情的温暖。即使在寒冷的季节,一丛菊花的存在,让诗人感到了朋友间的温情,这种情感超越了物质的贫乏,成为了心灵的慰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乐观、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过往经历的怀念,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生活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