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落高秋阴,依然在空谷。
静观风叶飞,远见归鸟逐。
此时无与言,萧疏对高木。
久之山月来,所以慰幽独。
清籁发古松,白露下脩竹。
四壁多寒蛩,唧唧无断续。
所触象外理,俗念邈难宿。
迟迟夜转幽,秋气爽耳目。
日落高秋阴,依然在空谷。
静观风叶飞,远见归鸟逐。
此时无与言,萧疏对高木。
久之山月来,所以慰幽独。
清籁发古松,白露下脩竹。
四壁多寒蛩,唧唧无断续。
所触象外理,俗念邈难宿。
迟迟夜转幽,秋气爽耳目。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山谷中的宁静景象,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深邃。首句“日落高秋阴,依然在空谷”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静谧而略显凄凉的秋日黄昏,夕阳余晖与薄雾交织,营造出一种孤寂而深远的氛围。
接着,“静观风叶飞,远见归鸟逐”两句,诗人以动态的视角描绘了落叶随风飘舞,归鸟翱翔天际的画面,动静结合,生动地展现了秋天的生机与活力。随后,“此时无与言,萧疏对高木”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内心的宁静与孤独,仿佛只有高树相伴,无人可诉衷肠。
“久之山月来,所以慰幽独”一句,随着夜幕降临,山间升起一轮明月,为诗人带来了心灵的慰藉,使他在孤独中找到了一丝安慰。接下来,“清籁发古松,白露下脩竹”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与清凉,古松发出清脆的声音,白露滋润着修长的竹子,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静谧与美好。
最后,“四壁多寒蛩,唧唧无断续”描述了夜晚的虫鸣声,虽然寒冷,但虫鸣却持续不断,给寂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生机。“所触象外理,俗念邈难宿”则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杂念,追求精神世界的纯净与自由。“迟迟夜转幽,秋气爽耳目”总结了整个夜晚的感受,夜色渐深,秋意更浓,让人心灵得到了净化和舒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思与意境的佳作。
北陆风回,顿园林凋尽,庭院岑寂。
潇洒寒梅,偷报艳阳消息。素澹英姿粹质。
天赋与、出伦标格。
一枝向、雪里初开,纤说清香寻得。神仙乍离姑射。
更琼妆翠佩,冰莹肌骨。仿佛华清浴罢,懒匀脂泽。
陇上休轰怨笛。且留取、累累成实。
终须待、金鼎调羹,偏与群芳春色。
家问不来秋夜长,白鸥眠处倚牙樯。
风摇湖水动山影,天压陇云低雁行。
菊老过时犹嚼蕊,鱼逃无水尚鸣榔。
洗兵马诏何时下,免遣农夫坐女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