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田徵君》
《答田徵君》全文
唐 / 宋之问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

出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

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

(0)
翻译
出行不知去向何方,在伊水和洛水之间徘徊。
归来入睡后忽然入梦,仿佛身处嵩山之巅。
注释
出游:外出游历。
杳:遥远,不知所踪。
何处:哪里。
迟回:徘徊,逗留。
伊洛间:伊水与洛水之间的地区,代指中原地带。
归寝:回到住处休息。
忽成梦:突然做起梦来。
宛在:仿佛,好像。
嵩丘山:即嵩山,五岳之一,位于今河南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出游后的梦境,表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精神自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出游杳何处,迟回伊洛间。”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在外游历时的心境,"杳"本意为树木繁茂之地,这里用来形容旅游的地方。"迟回"则表达了诗人不愿速别的留恋情怀,而“伊洛”指的是洛河一带,历史上常与诗人游历联系在一起。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

“归寝忽成梦,宛在嵩丘山。” 这两句则转入梦境,“归寝”指的是归来后进入睡眠状态,“忽成梦”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超越和逃离,而“宛在嵩丘山”则是梦中的景象,"宛"字形容梦中之物如同真实一般。嵩丘山即嵩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山,也是道教名山之一,这里象征着精神的栖息和超脱。

整首诗通过现实与梦境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以及在心灵深处对自由和超脱尘世束缚的追求。

作者介绍
宋之问

宋之问
朝代:唐   字:延清   籍贯:汾州(今山西汾阳市)   生辰:约656 — 约712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唐高宗上元二年(675),进士及第,当时掌握实权的是武则天,富有才学的宋之问深得赏识,被召入文学馆,不久出授洛州参军,永隆元年(681), 与杨炯一起进入崇文馆任学士。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猜你喜欢

用韵咏雪简湘中诸友

夹湘而住一尘无,不在瑶池在石渠。

气盖松篁谁与竞,令行螟?自相屠。

山光际水天无间,夜色通朝月不如。

中有一翁须皓白,萧然野鹤亦乘车。

(0)

敬赋虚斋孙君容膝

云连屋不居,三閒葺茅茨。

田园非不宽,一亩环竹篱。

楚楚山下花,湛湛池边□。

丈室南坡□,容膝以扁之。

谁谓方回旋,天境春熙熙。

壶中著仙翁,芥子藏须弥。

虚诞彼异端,我□异于斯。

圣贤与我对,经训星日垂。

可以读离骚,可以击壤诗。

回头纷纷者,金碧贮狂痴。

声色性命斧,财货盗贼资。

皇皇窘其庐,日怀不足私。

蚊蚋同旦暮,不满一唾嗤。

岂识天下乐,本非外铄为。

己大物自小,心旷神斯怡。

一则万条□,静者动蓍龟。

吾方谋一榻,尽老聊娱嬉。

今日为何日,此理知者谁。

达哉子孙子,吾知有吾师。

(0)

嵊县解印回家东郭道中

过雪溪前第一湾,面前境界尽宽閒。

犹听人说我知县,谁识身□前住山。

民社三年忧责外,家山百里笑声閒。

最堪喜处交情好,明月清风心往还。

(0)

柏溪岩头

晴色上游筇,西行二里中。

荠花黄缬地,麦穗白潮风。

纸杵鸣山屋,斋钟出梵宫。

归途须傍早,要折石岩红。

(0)

呈雪窦僧野翁

雨屋又留连,回头七载前。

同游半黄土,百感两霜颠。

睡醒茶为祟,吟清山结缘。

他年北窗下,谁复对床眠。

(0)

余自邑归唐溪袁仲素兄弟拉归宿次日苦留连偶病以八句辞

家世厌风波,来居空翠窝。

山深秋意早,溪近夜声多。

似梦忽到此,欲留如病何。

眼前浑是趣,未得细吟哦。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