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其二》
《杂诗·其二》全文
明 / 朱纯   形式: 古风

诗教贵温柔,平淡理自得。

纷纷媚学徒,组缀间黄白。

夏韶閟希音,齐竽声正激。

聋俗讵易聪,徒为师旷惜。

(0)
鉴赏

此诗《杂诗(其二)》由明代诗人朱纯所作,通过对比与反讽的手法,深刻揭示了当时文坛上媚俗之风盛行,而真正追求文学艺术之真谛者却寥寥无几的社会现象。

首句“诗教贵温柔,平淡理自得”强调了诗歌创作中应追求的品质——温柔与平淡,认为这是诗歌的本质所在,能够让人在阅读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和智慧的启迪。然而,接下来的“纷纷媚学徒,组缀间黄白”则揭示了现实中的文人学者们为了迎合世俗口味,不惜堆砌辞藻,追求华丽辞藻,忽略了诗歌的真正内涵,这种行为如同“组缀间黄白”,表面光鲜,实则空洞无物。

“夏韶閟希音,齐竽声正激”运用了历史典故,将古代音乐与当代文风进行对比。夏韶是古代传说中的音乐,稀有且高雅;而齐竽则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乐器,常被用来形容低俗的音乐。这里以“希音”与“正激”相对比,表达了对当时文坛上充斥着媚俗之作的不满与讽刺。

“聋俗讵易聪,徒为师旷惜”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师旷是春秋时期的著名乐师,擅长辨音。这句话意指,面对如此众多的低俗作品,即使有如师旷这样的大师存在,也难以让大众听出其中的高妙之处,表达了对当时社会审美水平普遍低下、无法欣赏真正艺术的无奈与惋惜。

综上所述,《杂诗(其二)》通过对文坛现象的描绘与批评,反映了明代社会文化中的一种普遍问题——追求形式而忽视内容的媚俗风气,以及由此带来的对真正艺术价值的忽视与误解。朱纯以深邃的洞察力和犀利的笔触,展现了他对文学艺术本质的深刻理解与追求。

作者介绍

朱纯
朝代:明

朱纯(1417—1493),字克粹,号肖斋,自号龟峰识字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博雅有儒行,太守戴琥深敬礼焉,钦授翰林院简讨召修。正统元年官兵科给事中,后刑科给事中。曾与罗颀、张浩等结“鉴湖吟社”,著有《淘铅集》、《驴背集》、《自怡集》、《农余杂言》等。
猜你喜欢

送徐仲山主事山东管泉

水部分司地,君行得所便。

道心东望鲁,国计北通燕。

退扫探元化,行吟俯逝川。

平生四海意,从此达㳙㳙。

(0)

吴原博修撰医俗亭

吴君天下士,爱竹比良友。

平生益者交,意岂在杯酒。

亭居众鞅绝,林卧清风久。

十年别江南,吟讽常在口。

嗟吾寡留玩,性本厌尘垢。

愿招肩舆郎,径造羲皇叟。

此物生已遐,斯人亦希有。

托君多病躯,藉此针石手。

兹意予所投,君当报琼玖。

(0)

赠彭民望三首·其三

我家水西涯,性本爱幽僻。

与君数携手,兴至忘所适。

溪行缘萦纡,野酌散愁寂。

倦来倚树坐,举目见山色。

山色忽已改,离别复几载。

移居在城南,咫尺隔江海。

夜来春风至,芳意思共采。

道逢旧邻人,茅堂复何在。

(0)

雨中次黄汝彝韵

往事分明梦里真,路歧辛苦为谁频。

雨声彻夜将辞晓,花意逢秋不及春。

白发渐生今日恨,青山无复旧时人。

西风莫更还多事,爱送悲歌易水滨。

(0)

登栖云楼偶成

长空浮云走白日,竹杖芒鞋恣登历。

拂衣长啸猿鸟惊,拍手与天应咫尺。

山中一室茅可诛,科头鼓腹歌唐虞。

野花十月烂如锦,溪鲫霜寒肥似鲈。

閒经石涧坐来久,细拾松花酿新酒。

静调绿绮和流泉,忘却黄金印如斗。

我家兄弟邻庄游,三杯浩气凌高秋。

挥毫金声掷地起,也能寄我栖云楼。

(0)

五丁峡

梁州书禹贡,黑水著图经。

道路通三辅,岩崖凿五丁。

金牛言诞谩,石鼓事沉冥。

独有悬钟石,分明上勒铭。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李忱 刘义隆 鲍寿孙 窦叔向 刘伶 陈玉璂 宝鋆 孟简 林之奇 陈文烛 崔护 颜师古 周子义 石达开 文震亨 赵桓 薛令之 范缜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