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水西涯,性本爱幽僻。
与君数携手,兴至忘所适。
溪行缘萦纡,野酌散愁寂。
倦来倚树坐,举目见山色。
山色忽已改,离别复几载。
移居在城南,咫尺隔江海。
夜来春风至,芳意思共采。
道逢旧邻人,茅堂复何在。
我家水西涯,性本爱幽僻。
与君数携手,兴至忘所适。
溪行缘萦纡,野酌散愁寂。
倦来倚树坐,举目见山色。
山色忽已改,离别复几载。
移居在城南,咫尺隔江海。
夜来春风至,芳意思共采。
道逢旧邻人,茅堂复何在。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的《赠彭民望三首》之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彭民望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首句“我家水西涯”点明了诗人的居住环境,位于水流的西边,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接着,“性本爱幽僻”表达了诗人天生喜爱宁静、偏僻之地的情怀,为后文描绘与友人彭民望的交往和共同欣赏自然美景埋下伏笔。
“与君数携手,兴至忘所适”描绘了诗人与彭民望多次一同出游,兴致所至时,两人忘记了归途,充分展现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情和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
“溪行缘萦纡,野酌散愁寂”描述了两人在蜿蜒曲折的溪流旁漫步,借酒消愁,享受大自然带来的宁静与和谐,进一步深化了诗中人物的情感体验。
“倦来倚树坐,举目见山色”写出了诗人与彭民望在疲惫之时,靠在树旁休息,抬头便能看见远处的山色,这种情景既体现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两人之间默契的交流。
“山色忽已改,离别复几载”表达了时光流逝,山色虽美却终会改变,预示着诗人与彭民望之间相聚的短暂与离别的必然,增添了诗作的忧伤意味。
“移居在城南,咫尺隔江海”说明诗人搬到了城南,虽然距离并不远,但“咫尺”与“隔江海”的对比,强调了空间上的阻隔,使得与彭民望的相聚更加珍贵。
“夜来春风至,芳意思共采”描绘了夜晚春风拂面,花香四溢,诗人与彭民望共同采摘花朵,享受春日的美好,体现了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共同追求。
“道逢旧邻人,茅堂复何在”以偶遇旧邻人,询问老友彭民望的居所作为结尾,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友情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彭民望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追求,具有浓郁的人文情怀和艺术感染力。
山暝烟已敛,林凉月初生。
扁舟泊江汜,候吏欣相迎。
登楼引孤兴,开筵坐空明。
杯分敛溪绿,帘捲双峰青。
几席湛碧流,兰气浮冠缨。
泠泠露丛鹊,中夜四五惊。
偶因念物性,终焉感吾情。
十载怀一枝,三匝栖未宁。
兹晨胡为哉,又逐孤云征。
良宵一邂逅,明发增屏营。
萧萧众籁寒,万壑同时鸣。
缄辞别知己,解缆摇行旌。
登高望沧海,长风欻来过。
九鳌互低昂,三山郁嵯峨。
绰约众仙子,飘飘戏其阿。
手把珊瑚枝,笑拂扶桑柯。
我欲往从之,道远百怪多。
安得骑鸿鹄,乘风越洪波。
举鞭逐蛟蜃,仗剑驱鼋鼍。
永与众仙会,遨游养天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