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楚年年一番秋,西风惯识古谯楼。
金汤城壁休清野,玉帐英雄未白头。
霜草万家人冷落,冻云千叠雁绸缪。
中原目即难修整,且对屯兵说近愁。
淮楚年年一番秋,西风惯识古谯楼。
金汤城壁休清野,玉帐英雄未白头。
霜草万家人冷落,冻云千叠雁绸缪。
中原目即难修整,且对屯兵说近愁。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边塞秋思的氛围,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时局的担忧和英雄末路的哀愁。
“淮楚年年一番秋”直接设定了季节和地域,淮楚之地每到秋天便是一番萧瑟景象。"西风惯识古谯楼"则通过西风来衬托古老城楼的荒凉与孤寂,西风往往在中国诗词中象征着秋意和悲凉。
“金汤城壁休清野”中的“金汤”,可理解为边塞要塞之意,这里用以形容城墙坚固。"玉帐英雄未白头"则是在表达那些在疆场上奋战的将士们,虽然还未至老年,却也早已经历了无数风霜。
“霜草万家人冷落”和“冻云千叠雁绸缪”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进一步渲染出一种萧瑟悲凉的情境。"中原目即难修整"则表达了诗人对于中原战乱的忧虑,"且对屯兵说近愁"则是在抒发诗人面对边关屯兵之时所产生的心理感受。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景和边塞生活的描绘,以及对英雄将士命运的感慨,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危的深切忧虑和个人的悲凉情怀。
晚天如镜,看烟峦、千叠蹙离愁。
依旧乌篷碧槛,可是那时秋。
不见凌波鬟影,但微云、漏月照严州。
怅芦花寒哨,蘋花思远,惟有梦勾留。
还忆桐君山下,弄鹍弦、低颤玉搔头。
自叹红尘堕落,悔不侣闲鸥。
侥幸吹箫去也,画眉声、何处晓妆楼。
剩荒滩七里,情漪万丈,曲折绕船流。
紫鸾夜起,载一缕诗魂,碧云题款。五铢露染。
趁天风缥缈,软红尘断。上界清虚,路与秋烟共远。
赤城畔。自刘阮下山,鸡犬都换。琼斝谁更劝。
向雾阁霞窗,美人寻遍。绀桃笑浅。
笑惺忪蛱蝶,翅云飞倦。古径春幽,赖有寒簧作伴。
踏歌缓。小游仙、彀伊留恋。
天寒瘦竹。露画棂几眼,三两闲屋。
薄暝微茫,碎雪迷离,报思远在空谷。
卷帘略识春风面,是谁写、折枝横幅。
似伴伊、冷月吹笙,忍放嫦娥幽独。
小隐西村最好,嫩烟四五里,香满山麓。
浅立墙阴,淡照波痕,天然缟袂装束。
隔花唤起林和靖,问清梦、恁时酣足。
只夜深、翠羽飞来,偷记笛边残曲。
欲霁仍迟,蘸淡墨云痕,低护轻霭。
湿粉疏窗,恰是碎琼堪爱。
休笑冻粟皴肌,尽梦倚、玉林瑶界。
伴冷吟姑射仙影,多幸短篷同载。
贾生祠畔曾游处。想探芳、庆湖人在。
早梅暗逗春消息,容易风光改。
争奈怨入素琴,还泪洒、幽兰弦外。
叹软红尘里,茶香酒绿,此情难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