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天如镜,看烟峦、千叠蹙离愁。
依旧乌篷碧槛,可是那时秋。
不见凌波鬟影,但微云、漏月照严州。
怅芦花寒哨,蘋花思远,惟有梦勾留。
还忆桐君山下,弄鹍弦、低颤玉搔头。
自叹红尘堕落,悔不侣闲鸥。
侥幸吹箫去也,画眉声、何处晓妆楼。
剩荒滩七里,情漪万丈,曲折绕船流。
晚天如镜,看烟峦、千叠蹙离愁。
依旧乌篷碧槛,可是那时秋。
不见凌波鬟影,但微云、漏月照严州。
怅芦花寒哨,蘋花思远,惟有梦勾留。
还忆桐君山下,弄鹍弦、低颤玉搔头。
自叹红尘堕落,悔不侣闲鸥。
侥幸吹箫去也,画眉声、何处晓妆楼。
剩荒滩七里,情漪万丈,曲折绕船流。
这首清代词人黄燮清的《南浦·再题江上峰青画卷》描绘了一幅秋夜江景图,以细腻的情感抒发了词人的离愁别绪和对往昔生活的怀念。"晚天如镜",以比喻手法写出傍晚时分水面平静如镜,映照出烟雾缭绕的山峦,仿佛凝聚着深深的离愁。"乌篷碧槛"唤起记忆中的旧时光,引发对过去的疑问和感慨。
"不见凌波鬟影"暗示了曾经的佳人已不在眼前,只有微云和月光洒在严州,增添了凄凉气氛。"芦花寒哨"与"蘋花思远"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寂寥,词人心中唯有梦境能留住那些美好的回忆。
接下来,词人回忆起桐君山下的生活,曾与佳人共弄琴弦,那份优雅与宁静已成过去。"红尘堕落"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往日闲适生活的向往。"悔不侣闲鸥"更是深感遗憾,未能像鸥鸟般自由自在。
结尾处,词人感叹自己已远离繁华,只剩下七里荒滩和万丈情思,这些情感如同江水般曲折萦绕在船边,表达了深深的眷恋和无尽的惆怅。整首词以景寓情,情感真挚,展现了词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