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寒瘦竹。露画棂几眼,三两闲屋。
薄暝微茫,碎雪迷离,报思远在空谷。
卷帘略识春风面,是谁写、折枝横幅。
似伴伊、冷月吹笙,忍放嫦娥幽独。
小隐西村最好,嫩烟四五里,香满山麓。
浅立墙阴,淡照波痕,天然缟袂装束。
隔花唤起林和靖,问清梦、恁时酣足。
只夜深、翠羽飞来,偷记笛边残曲。
天寒瘦竹。露画棂几眼,三两闲屋。
薄暝微茫,碎雪迷离,报思远在空谷。
卷帘略识春风面,是谁写、折枝横幅。
似伴伊、冷月吹笙,忍放嫦娥幽独。
小隐西村最好,嫩烟四五里,香满山麓。
浅立墙阴,淡照波痕,天然缟袂装束。
隔花唤起林和靖,问清梦、恁时酣足。
只夜深、翠羽飞来,偷记笛边残曲。
这首清代黄燮清的《疏影·题方云泉》是一首描绘冬日景色与情感寄托的词作。开篇以“天寒瘦竹”起笔,形象地刻画出寒冷季节中竹子的坚韧姿态,透露出一种孤寂清冷的氛围。接下来,“露画棂几眼,三两闲屋”描绘了稀疏的房屋和窗户上凝结的露珠,进一步渲染了静谧而落寞的意境。
“薄暝微茫,碎雪迷离,报思远在空谷”通过傍晚的迷蒙雪景,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这种思绪仿佛穿越山谷,遥不可及。随后,“卷帘略识春风面”暗示着春天的到来,但又与现实中的严冬形成对比,反映出词人内心的期待与失落。
“似伴伊、冷月吹笙,忍放嫦娥幽独”借月光下吹笙的意象,表达对孤独的嫦娥的同情,也寓言了自己的孤独心境。下半阕,词人将视线转向“小隐西村”,那里“嫩烟四五里,香满山麓”,呈现出一片宁静而生机盎然的景象,为词境增添了一丝暖意。
“浅立墙阴,淡照波痕,天然缟袂装束”描绘了如画的自然景色,如同女子素雅的衣饰,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最后,词人借用林和靖的典故,想象自己在花丛中唤起他的梦境,询问他当时的梦境是否甜美。结尾处,“只夜深、翠羽飞来,偷记笛边残曲”则以深夜飞来的翠鸟和笛声残曲,收束全词,留下余韵。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景色,巧妙地融入了词人的感情寄托,展现出词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一水划山入,万树围如屏。
树杪露佛屋,倒影临波清。
栖霞山畔草,直到门前青。
不信岩花发,六月犹啼莺。
山深无夏春,日夕凉风生。
野花烟外飘,随风落檐楹。
闲鸟学书声,遥答流泉鸣。
天香何处来,寻之了无形。
时有樵夫至,带雨叩柴荆。
坐久客亦返,携得秋光行。
叩舷恣幽讨,性僻耽林泉。
晴旭丽朝采,暖破梅花妍。
低篷何所诣,溪路相洄沿。
云木乱无次,隐有疏钟传。
来依妙香窟,冷赏咨秋烟。
颇爱胜公书,腕力追平原。
仿佛仙坛记,留证金石缘。
苍松起幽籁,风动鸣孤弦。
亭亭影交翳,浩气流眉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