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己亥续怀人诗·其一》
《己亥续怀人诗·其一》全文
清 / 黄遵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白发沧江泪洒衣,别来商榷更寻谁?

闲云野鹤今无事,可要篮舆共护持?

(0)
鉴赏

这首诗《己亥续怀人诗(其一)》由晚清诗人黄遵宪所作,体现了诗人对逝去友人的深切怀念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友情的珍视。

首句“白发沧江泪洒衣”,以苍老的白发和奔腾不息的江水为背景,描绘出诗人因离别而满含泪水的形象。白发象征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而泪洒衣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与不舍。这一句通过视觉和情感的双重描绘,营造出一种深沉而哀伤的氛围。

次句“别来商榷更寻谁?”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问自己,在经历了离别之后,还有谁能与他共同探讨、交流思想呢?这里不仅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也流露出对知音难觅的感慨。在现代社会,这句诗同样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反映了人们在快节奏生活中对于真挚友谊的渴望与珍惜。

后两句“闲云野鹤今无事,可要篮舆共护持?”则以自然界的意象作为比喻,将自己比作闲云野鹤,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同时,通过询问是否需要篮舆(古代的一种交通工具)来共同守护这份宁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享这份宁静生活的愿望。这里的“篮舆”既是实际的交通工具,也是象征性的,代表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未来与友人共度时光的期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逝去友情的深深怀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黄遵宪以其独特的文风和深邃的情感,将个人的思绪与时代背景相结合,使得这首诗具有了深刻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广泛的读者共鸣。

作者介绍
黄遵宪

黄遵宪
朝代:清   字:公度   籍贯:汉族客家   生辰: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

黄遵宪(1848年4月27日-1905年3月28日)汉族客家人,字公度,别号人境庐主人,清朝诗人,外交家、政治家、教育家。黄遵宪出生于广东嘉应州,1876年中举人,历充师日参赞、旧金山总领事、驻英参赞、新加坡总领事,戊戌变法期间署湖南按察使,助巡抚陈宝箴推行新政。工诗,喜以新事物熔铸入诗,有“诗界革新导师”之称。黄遵宪的作品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猜你喜欢

虞美人.春夜

黄莺声在闲台榭,月暖蔷薇夜。

捲帘风起落花飞,无奈催归双髻点镫时。

良宵一刻千金价,烧烛西楼下。

销魂时节是单衣,便到春深人瘦绿阴肥。

(0)

蝶恋花.放翁韵

暗记纱窗临别语,一过栏干,莫忘回头路。

我忆行人无定处。行人忆我全如故。

早已安排游钓具。写得鸾笺,不识无由付。

花落花开皆命遇,何须恨写江郎赋。

(0)

踏莎行.答文叔问送别即用其韵

吴苑莺花,越溪烟雨,湖山风月谁为主。

本图弦管送年华,那期笳鼓成羁旅。

似旧楼台,依然云树,游人只当看花去。

绿杨三百九十桥,无桥不是相思处。

(0)

南轩即目

庭树秋风高,槭槭起寒响。

落叶恋旧枝,低回复欲上。

(0)

口占示徒

庭中卓刹竿,悬幡更悬镫。

镫明大千界,幡引最上乘。

门外河之水,照面复照心。

真面何虞皱,道心须要深。

(0)

自题小照遣怀

昔为行脚客,负笈辞故乡。

三参海门国,一度莲花洋。

莲花洋接光熙顶,去寻梅福烧丹井。

绿摇海水与天浮,一洗年来诗梦冷。

携筇复向双峰来,楼阁不劳弹指开。

夜有鱼龙妒高卧,洪涛激石如奔雷。

我住焦岩今五载,杨岐事有几人解。

江头孤月此心明,苍狗白衣时见改。

远公净业与谁修,空山独立愁复愁。

流光似水去若此,渐觉霜花白上头。

(0)
诗词分类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诗人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曾广钧 释宝昙 杨时 谢逸 虞堪 罗伦 王弘诲 叶颙 朱朴 庞尚鹏 邹元标 释智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