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天材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
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
杜甫天材颇绝伦,每寻诗卷似情亲。
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名为《酬孝甫见赠十首(其二)》。在这短暂的四行中,元稹赞美了杜甫的诗歌天才,以及他对待诗词如同亲人般的情感。诗中的“怜渠直道当时语,不著心源傍古人”两句特别传达了一种对杜甫直接而真诚、不随波逐流的写作风格的赞赏。
元稹在这里通过这首小诗,表达了自己对于杜甫诗歌艺术的高度认同和敬佩,同时也反映出当时文人之间相互赠答诗篇以示友情与文学交流的一种文化现象。整体来看,这不仅是对一个人的赞美,更是一种时代风貌的折射,展现了唐代文人间的情谊和文学的高雅。
松陵四围天接水,中有丹光夜分起。
烧丹者谁抱拙生,半亩云房石林底。
缥囊玉轴纷图书,清风适起烧丹馀。
白日閒花落蛛网,晏然独坐青氍毹。
当时龙虎守深閟,好事何为传紫翠。
每令人费买舟钱,日日来寻隐居地。
因闻昔日瑶池仙,宝鼎丹光飞上天。
剡剡入云如紫电,英英照人兼翠烟。
平生学仙心所羡,亦欲丹光成九转。
等閒白骨埋蒿莱,不似红颜生羽翰。
宿火未消丹未出,诏向神京试儒术。
力言丹候尚须调,再愿六藏归一室。
我到钟山偶相逢,乡心未吐谋先同。
亦有长生不死药,何当与子论成功。
客舍仍栽竹,殷勤忆故园。
乱枝交窄径,轻筱拂卑垣。
曙色烟凝几,秋声月在门。
杀青编汗简,浮碧注山尊。
斸笋供春祀,行庖具夕飧。
高人频驻屐,俗士竟回辕。
虽与山林远,终无市井喧。
晋贤名未泯,唐逸兴犹存。
彷佛龟山路,依稀雁荡村。
南归遂幽息,投老更何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