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寻纪道士偶会诸叟》
《寻纪道士偶会诸叟》全文
唐 / 李益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山阴寻道士,映竹羽衣新。

侍坐双童子,陪游五老人。

水花松下静,坛草雪中春。

见说桃源洞,如今犹避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úndàoshìǒuhuìzhūsǒu
táng /

shānyīnxúndàoshìyìngzhúxīn
shìzuòshuāngtóngpéiyóulǎorén

shuǐhuāsōngxiàjìngtáncǎoxuězhōngchūn
jiànshuōtáoyuándòngjīnyóuqín

注释
山阴:指山的北面,这里可能是指道教活动的地方。
道士:指修道之人,可能是指隐居修行的高人。
映竹:竹林中的影子,形容道士的环境清幽。
羽衣:道士常穿的轻便长袍,象征仙风道骨。
侍坐:服侍坐下,表示对道士的尊敬。
双童子:两个小孩,可能是道士的弟子或随从。
五老人:可能象征着道教的五方神或者长寿的象征。
水花:形容流水的动态美。
松下静:松树下的宁静氛围。
坛草:道观中的草,可能象征着清修之地。
雪中春:即使在冬天,也充满生机。
桃源洞:虚构的世外桃源,象征理想中的和平之地。
避秦:逃避秦朝的战乱,暗指隐居避世。
翻译
在山阴处寻找道士,他的羽衣映照着翠竹的新绿。
两个小童侍奉他坐下,五个老者陪伴他游览。
松下流水花开得静谧,道坛上的草如春雪般洁白。
听说那桃花源,现在的人们还在躲避秦朝的纷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幽的山水田园图景,诗人在山阴之地寻访一位道士,映衬着竹林,穿着轻便的羽衣,显得格外新鲜。道士身边有侍坐的双童子,给人以纯真无邪的感觉,同时陪伴他的还有五位老者,共同游历在这片静谧之地。

水花与松下相映,营造出一种清净悠然的氛围。坛草中蕴藏着雪中的生机,透露出一丝春意,令人感到即便是在严冬,也有生命力的萌动。

最后两句提到“见说桃源洞,如今犹避秦”,诗人通过对桃源仙境的描述,表达了对世外桃源、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世界的逃离。这里的“避秦”不仅是指历史上的避秦,更有脱离尘世纷扰之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道士生活的想象,展现了诗人对于超然物外、隐逸自在的一种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李益

李益
朝代:唐   字:君虞   生辰:约750—约830

李益(约750—约830),唐代诗人,字君虞,祖籍凉州姑臧(今甘肃武威市凉州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以边塞诗作名世,擅长绝句,尤其工于七绝。
猜你喜欢

贺李鸿章妻六十寿联

三月上巳辰之前,六十大寿;

两宫皇太后以下,一品夫人。

(0)

唐伯牙弹琴镜铭

独有幽栖地,山亭随女萝。

涧清长低筱,池开半卷荷。

野花朝暝落,盘根岁月多。

停杯无尝慰,峡鸟自经过。

(0)

幽兰

深谷有幽兰,未能离丛棘。

飘飘发古香,冉冉垂秀色。

弃之既不忍,欲佩何由得。

所以泽畔人,行吟心恻恻。

(0)

乌江项王庙

霸王气概世,至死亦豪雄。

重围既已脱,不忍见江东。

一点羞耻念,颈血饛膏锋。

即今瞻庙貌,凛凛钦英风。

汉高千载下,威名终逊公。

(0)

新寒望授衣不至

霜露园林木叶稀,客边望断寄来衣。

遥知慈母怜儿冷,织尽寒更未下机。

(0)

送俞润夫子锡

敢忆尊翁片语知,别来生死本何期。

岂闻云水閒停处,得见风花旧点诗。

杯酒偶逢兼喜戚,父风真认岂须眉。

别怀更有无穷在,不敢轻添白首悲。

(0)
诗词分类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诗人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李宪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