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行香子·其三云岩道中》
《行香子·其三云岩道中》全文
宋 / 辛弃疾   形式: 词  词牌: 行香子

云岫如簪。野涨挼蓝。向春阑、绿醒红酣。

青裙缟袂,两两三三。把曲生禅,玉版句,一时参。

拄杖弯环。过眼嵌岩。岸轻乌、白发鬖鬖。

他年来种,万桂千杉。听小绵蛮,新格磔,旧呢喃。

(0)
注释
云岫:云雾缭绕的山峰。
挼蓝:形容水色蔚蓝。
春阑:春天即将过去。
绿醒红酣:绿色渐醒,红色花朵盛开。
青裙缟袂:穿着青色裙子和白色衣袖的女子。
曲生禅:佛教禅宗中的经典。
玉版句:珍贵的佛经篇章。
乌:乌鸦。
白发鬖鬖:形容头发斑白且蓬松。
万桂千杉:众多的桂花和杉树。
小绵蛮:小鸟的鸣叫声。
格磔:鸟鸣声的一种,短促而清晰。
呢喃:鸟鸣声的一种,轻柔而连续。
翻译
云雾缭绕的山峰像发簪般矗立,野外的水涨满了蓝色的波光。正值春天将近,绿色渐浓,红色花朵正热烈盛开。
穿着青裙白衣的女子们三三两两地出现,她们在研读佛经,品味着禅意,一同参悟玉版经文中的智慧。
手握弯曲的拐杖,走过眼前险峻的岩石。岸边的乌鸦,羽毛斑白,满头白发如丝。
将来希望能在这里种植万棵桂花和千株杉木,听着小鸟的新鸣叫声,既有欢快的格格声,也有熟悉的呢喃声。
鉴赏

这首《行香子·其三·云岩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的作品,描绘了春天山间云雾缭绕、溪水碧蓝的景色。"云岫如簪"形象地写出山峰如女子发簪般秀美,"野涨挼蓝"则描绘了溪流在春光中泛着深蓝色。词人笔下,绿色的植物生机盎然,红花烂漫,"青裙缟袂,两两三三"描绘了穿着素衣的村姑们三三两两地漫步。

接着,词人将视线转向禅意,"把曲生禅,玉版句,一时参"暗示了在此情境中领悟佛法的静谧氛围。"拄杖弯环"与"过眼嵌岩"则刻画了词人老态龙钟,步履蹒跚,但眼中仍饱含对自然的热爱。"岸轻乌、白发鬖鬖"进一步描绘了他的形象,乌鸦栖息在岸边,词人的白发随风飘扬。

最后,词人想象未来在此种植万棵桂树和千株杉木,期待听到鸟儿的新声"小绵蛮,新格磔,旧呢喃",寓意着生命的延续和大自然的和谐。整体上,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山野春色,融入了词人的人生感慨和禅意思考。

作者介绍
辛弃疾

辛弃疾
朝代:宋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140-1207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少年抗金归宋,曾任江西安抚使、福建安抚使等职。著有《美芹十论》、《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山居。
猜你喜欢

床头七咏·其三孤剑

十年不平事,未肯分明说。

夜半枕吴钩,含悲啸明月。

(0)

咏怀武原古迹二十六首·其十六鲁参政祠

鲁公遗爱在盐州,古庙残碑断复留。

去日黄童遮马首,千秋青史识鱼头。

松杉邻寺风涛壮,轩冕虚堂鸟雀游。

每困追呼忆良吏,鲁溪桥水尚东流。

(0)

游邹园五首·其四

九龙山下路,所至出尘氛。

凿槛穿奇石,疏帘夹众芬。

池分惠泉雨,峰剪具区云。

到处留题满,何人宝墨君。

(0)

晓眠未起闻书声喜不复寐

晓钟才尽小窗明,展转松轩梦不成。

红日未高春鸟静,寥寥只有读书声。

(0)

癸巳元旦

晨鸡咿喔满柴篱,昼漏严城报晓迟。

残夜尚留冬日景,江春未到早梅枝。

交游久谢稀怀刺,鲑菜长贫只餔糜。

欲访名山问禽向,高堂老矣去何之。

(0)

七夕书感

络纬风帘未上钩,不眠终夕望牵牛。

忽惊画角生秋思,何处孤城倚晚愁。

乌鹊暗翻天汉白,莲房晴湿露华浮。

谁怜独夜空斋客,惟有残星傍晓留。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归子慕 刘泾 载湉 支遁 张协 蔡元定 冯延登 杨师道 刘桢 张维屏 皇甫松 刘致 裴度 赵企 张衡 沈彬 郑文宝 孙承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