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三首·其三》
《杂诗三首·其三》全文
唐 / 沈佺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0)
注释
闻道:听说。
黄龙戍:即黄龙,在今辽宁开原县西北,此指边地。
解兵:放下兵器。
可怜闺(guī)里月,长在汉家营。
良人: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龙城:在今蒙古境内,这里借指敌方要地。
翻译
早就听说黄龙城有战争,连续多年不见双方撤兵。
可怜闺中寂寞独自看月,她们思念之心长在汉营。
今晚上少妇的相思情意,正是昨夜征夫想家之情。
何时高举战旗擂鼓进军,但愿一鼓作气取龙城。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边塞生活与思念之情的诗篇。从“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两句,可以感受到边疆将士多年的征战劳顿,以及对战争无尽期望中的沉重感受。“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两句,则转向对内心深处的柔情所系,月亮常伴随着远方戍守者的心,使得他们更加思念家中的妻子。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这两句表达了边塞将士与闺中少妇之间的情感交流。少妇在春日里怀念自己的爱人,而那位忠诚的丈夫则在前一晚留下了深情的思念。

最后,“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是对英雄事迹的一种渴望,希望有人能够带领军队去夺取那个遥远的目标——龙城。这不仅是一种战役上的号召,也反映出了诗人对于英雄主义和壮志未酬的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比边塞与闺阎两种生活,以及将士们的战争与思念,展现了中国古代特有的边塞文学情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

作者介绍
沈佺期

沈佺期
朝代:唐   字:云卿   籍贯: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   生辰:约656 — 约715

沈佺期(约656—约715),字云卿,相州内黄(今安阳市内黄县)人,唐代诗人。与宋之问齐名,称“沈宋”。善属文,尤长七言之作。擢进士第。长安中,累迁通事舍人,预修《三教珠英》,转考功郎给事中。坐交张易之,流驩州。稍迁台州录事参军。神龙中,召见,拜起居郎,修文馆直学士,历中书舍人,太子少詹事。开元初卒。建安后,讫江左,诗律屡变,至沈约、庾信,以音韵相婉附,属对精密,及佺期与宋之问,尤加靡丽。
猜你喜欢

重过青阳

车幨卷朝日,初见九子山。

山容昔相识,草草曾跻攀。

竟辜栖真愿,稍谙触热颜。

一发尘累缚,坚如系天闲。

玄关古荡辟,不至人自顽。

蹉跎百岁中,没齿皆等閒。

驱车过之去,何时复来还。

(0)

宣城杂诗·其二

古有陵阳子,乘龙入云峤。

安得百丈丝,续此碧溪钓。

溪水清若鉴,颓颜怯孤照。

药饵讵可干,躁进引心烧。

不见鱼服诉,亦使豫且笑。

得失皆等闲,束身任驰曜。

(0)

一笑

一笑陶然醉,无聊失路人。

素心云外月,白眼道旁春。

认屐将毋错,悬蛇恐未真。

催诗且多料,客计未全贫。

(0)

过维衍留宿灯下次韵

短檠同话雁来天,角尽严城思悄然。

衣上黄河悬别泪,尊前锦瑟记流年。

壮怀未许看云卧,游地重邀听雨眠。

知尔生平亦萧瑟,好抛幽愫结缠绵。

(0)

夜登小孤山和壁间韵

閟寝神宫最上头,客来孤啸海关秋。

谁标铁柱成终古,却笑金焦属下流。

崖势欲随惊鹘飏,鼓声时逐怒涛浮。

彭郎相望情何许,指点蛾眉月上洲。

(0)

哀四忠·其一

西曹清秩世簪缨,纡路分符百里城。

谁谅平生伸大节,终拼一死继家声。

王孙春草孤臣血,故国秋风老母情。

三寸桐棺掩抔土,何时灵旐返瑶京。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王缜 释宗泐 蓝智 区元晋 王廷陈 林熙春 王汝玉 吴妍因 胡仲弓 释道潜 张天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