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茅屋涧之隈,乱后山花只自开。
数片白云同散去,十年金锡不归来。
月明老鹤啼春涧,日落饥乌集古台。
岁晚相期仍结社,西湖剩觅白莲栽。
龙门茅屋涧之隈,乱后山花只自开。
数片白云同散去,十年金锡不归来。
月明老鹤啼春涧,日落饥乌集古台。
岁晚相期仍结社,西湖剩觅白莲栽。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略带凄凉的山林景象,通过诗人与和尚之间的对话,展现了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许。
首联“龙门茅屋涧之隈,乱后山花只自开。”以龙门为背景,描绘了战乱之后,山涧边的茅屋孤独静立,山花独自绽放的场景,暗示了环境的荒凉与自然的顽强生命力。
颔联“数片白云同散去,十年金锡不归来。”运用象征手法,将白云比喻为时间的流逝,金锡则可能代表和尚的行踪或某种精神追求,表达出十年间,时光匆匆,而和尚未能归来的遗憾与感慨。
颈联“月明老鹤啼春涧,日落饥乌集古台。”描绘了夜晚月明时,老鹤在山涧中啼鸣,日落时分,饥饿的乌鸦聚集在古台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略带寂寥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循环与自然的和谐。
尾联“岁晚相期仍结社,西湖剩觅白莲栽。”表达了诗人与和尚虽身处动荡,但依然期待着岁末相聚,共同结社,并计划在西湖寻找白莲栽种的愿望,体现了他们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时间、友情及理想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鶢鶋畏钟鼓,鲁人不肯听。
三日飨东门,栖栖竟何营。
白鱼自称龙,豫且摇其手。
䘍尾短铁钩,胡为在若口。
人道野人无所干,曾骑款段客长安。
人道野人有所求,白云高卧僧房幽。
野人双足顿如绁,野人双鬓半成雪。
杖头沽酒钱欲尽,袖里投书字将灭。
红尘风吹大道间,若个不作红尘颜。
老鸱啖尽腐鼠骨,始信鹓雏心自閒。
置酒临西园,澄夜佐微凉。
华盖飘圆月,列宿散陂塘。
景风媚芙渠,冉冉布奇芳。
清吹相间发,惊鸟顾我翔。
急节促飞觞,为乐浩无方。
俄俄众宾举,相与歌太康。
芙渠自有芬,君子自有心。
良辰不重得,命爵莫沉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