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门与闽越,关戍隔三千。
风雪扬帆去,台隍指海边。
客情消旅火,王化似尧年。
莫失春回约,江城谷雨前。
荆门与闽越,关戍隔三千。
风雪扬帆去,台隍指海边。
客情消旅火,王化似尧年。
莫失春回约,江城谷雨前。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长史返回闽川之地的画面,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物情感的抒写,展现了诗人送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首句“荆门与闽越,关戍隔三千”即设定了一种空间距离,荆门和闽越之间隔着长达三千里的山川河流,营造出一股离别之愁。
接下来的“风雪扬帆去,台隍指海边”则描写了赵长史归途中的景象。风雪中扬起的帆船,指向远方的海岸线,给人以壮阔与孤寂感。这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刻画,也暗示着离别之情愈发深重。
“客情消旅火”一句,则转入人物内心世界。旅途中的寒冷和疲惫,被长史归乡的情怀所融解,表达了诗人对于赵长史的思念和不舍。紧接着,“王化似尧年”则将送别之情与古代圣明君主尧舜的盛世相提并论,寓意深远。
最后两句“莫失春回约,江城谷雨前”则是一种对未来的美好祝愿。诗人希望赵长史不要错过春天的承诺,在江城之中,谷雨之前,与他再次相聚。这不仅是时间上的提醒,也是情感上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和情感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感波动,既有离别之愁,又有对未来的美好期待,是一首送别诗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