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
《秋》全文
唐 / 高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阳羡溪声冷骇人,洞庭山翠晚凝神。

天将金玉为风露,曾为高秋几度贫。

(0)
注释
阳羡溪声:指阳羡这个地方的溪流声音。
冷:形容声音清冷、刺骨。
骇人:使人感到惊吓。
洞庭山翠:指洞庭湖边的青山。
晚凝神:傍晚时分让人凝神欣赏。
天将金玉:自然界的比喻,仿佛上天把金玉般的风和露水。
为风露:赋予风和露水以珍贵的品质。
曾为高秋几度贫:经历过多少个秋天的贫瘠。
翻译
阳羡溪水的声音冷得令人震惊,
洞庭山的翠绿在傍晚时分显得格外沉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首句“阳羡溪声冷骇人”中,阳羡溪之所以能令人感到冷清和惊惧,是因为秋风过境,使得溪水声响起一种萧瑟的美。接着“洞庭山翠晚凝神”则描绘出一幅深秋时分,山色益发浓绿,气氛静谧,令人心神向往之景。

第三句“天将金玉为风露”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秋天的清冷比喻为上天赐予的珍贵物品,强调了自然界在这个季节所展现出的庄严与纯净。最后一句“曾为高秋几度贫”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过往经历的感慨。在深秋这样一个物华尽弃的时节,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创作,可能也遭遇过困顿,但正是这些经历丰富了他的艺术生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的独特情感,以及在这个季节中所产生的自我反思和艺术创造的动力。

作者介绍
高蟾

高蟾
朝代:唐   籍贯:河朔间

高蟾,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郡望渤海(今河北沧州一带)人。出身寒素,累举不第。僖宗乾符三年(876)登进士第,昭宗乾宁中官至御史中丞。与郑谷友善。生平散见《新唐书·艺文志四》、《唐诗纪事》卷六一、《唐才子传》卷九。孙光宪谓其“诗思虽清,务为奇险,意疏理寡”(《北梦琐言》卷七)。辛文房则谓其诗“气势雄伟,态度谐远,如狂风猛雨之来,物物竦动,深造理窟”(《唐才子传》卷九)。
猜你喜欢

留题少林寺·其一

少林来处岂无因,知有当年面壁人。

五叶一花元会得,莫将消息问残春。

(0)

次韵雪

紫箫吹断玉梅魂,梦入江南几处村。

半夜落英飞不定,旋添清绝到柴门。

(0)

宿叶璋桥庵舍

渡涧穿林夕未休,野人篝火引前驺。

惊从略彴滩声急,喜见廜㢝草盖修。

云卧自惊魂梦冷,星驰先恼肺肝愁。

乞身老我双溪上,记取端能赋远游。

(0)

新城道中

马蹄随意到,回首隔南岗。

日落鸟犹语,春归花自香。

长红媚幽谷,新绿涨回塘。

假榻知何地,昏钟出上方。

(0)

托长兴吴宰僦居

一区无地可经营,宦牒东西寄此行。

问舍它时聊尔耳,浮家今日太劳生。

肯将口腹累安邑,正欲弦歌闻武城。

为我三间卜茅屋,夜深来听读书声。

(0)

过嘉禾野塘

木末孤烟起夕炊,茅檐直下钓鱼矶。

苍茫远水连天碧,一叶短篷何处归。

(0)
诗词分类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诗人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邹浩 文徵明 元好问 刘禹锡 董其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