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羡溪声冷骇人,洞庭山翠晚凝神。
天将金玉为风露,曾为高秋几度贫。
阳羡溪声冷骇人,洞庭山翠晚凝神。
天将金玉为风露,曾为高秋几度贫。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深秋的自然景象和诗人内心的情感体验。首句“阳羡溪声冷骇人”中,阳羡溪之所以能令人感到冷清和惊惧,是因为秋风过境,使得溪水声响起一种萧瑟的美。接着“洞庭山翠晚凝神”则描绘出一幅深秋时分,山色益发浓绿,气氛静谧,令人心神向往之景。
第三句“天将金玉为风露”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将秋天的清冷比喻为上天赐予的珍贵物品,强调了自然界在这个季节所展现出的庄严与纯净。最后一句“曾为高秋几度贫”则流露出诗人对于自己过往经历的感慨。在深秋这样一个物华尽弃的时节,诗人反思自己的生活和创作,可能也遭遇过困顿,但正是这些经历丰富了他的艺术生命。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的独特情感,以及在这个季节中所产生的自我反思和艺术创造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