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可曾晴,阴阴众绿成。
但惊春尽去,谁信雨中生。
一月须梅润,千林但叶声。
荷边蒲猗傩,桑外笋峥嵘。
芳草非无恨,新条各向荣。
秧田禾似浪,满眼几时平。
入夏可曾晴,阴阴众绿成。
但惊春尽去,谁信雨中生。
一月须梅润,千林但叶声。
荷边蒲猗傩,桑外笋峥嵘。
芳草非无恨,新条各向荣。
秧田禾似浪,满眼几时平。
这首诗描绘了夏雨过后,万物生长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夏季特有的生机与活力。首句“入夏可曾晴”,既点明了时节,也暗示了雨水的频繁。接着,“阴阴众绿成”一句,通过“阴阴”二字,形象地描绘出雨后湿润的环境,而“众绿”则生动地展现了雨后植物的茂盛。
“但惊春尽去,谁信雨中生”两句,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惋惜,同时也赞美了雨中生命的顽强。接下来,“一月须梅润,千林但叶声”描绘了雨后的宁静与生机,梅润预示着雨水的滋养,千林叶声则是自然界生命力的象征。
“荷边蒲猗傩,桑外笋峥嵘”两句,通过荷、蒲、桑、笋等意象,进一步展现了雨后自然界的繁荣景象。荷边的蒲草在微风中摇曳,桑林之外,嫩笋正破土而出,展现出勃勃生机。
“芳草非无恨,新条各向荣”两句,诗人借芳草和新枝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要保持乐观,不断成长。
最后,“秧田禾似浪,满眼几时平”以秧田中的稻浪为喻,不仅描绘了丰收的景象,也寄托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期待。整首诗通过对夏雨后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未来的深刻感悟。
昧死飞章上九天,恳辞严召卒馀年。
纶言宠念桑榆迫,台馈恩垂雨露偏。
异数一时真创见,穷乡万口遍誇传。
吾衰忝冒知难报,结草他年敢避先。
瑞雾祥烟满绛霄,诏开黄阁宴生朝。
钧天合奏御香满,百辟紫宸初散朝。
流花宝爵传宣劝,欢声自逐和风转。
四方争献寿星图,祝公千岁身长健。
画手丹青妙入神,煌煌列宿能写真。
貂冠玉带画中见,便是凌烟阁上人。
伟哉风骨神仙裔,主张寿禄来尘世。
不须更占南极星,看取老人朝玉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