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甓社湖》
《甓社湖》全文
宋 / 沈遘   形式: 古风

青天澹无云,白水平无波。

拖舟镜中行,奈此清绝何。

我行不自亟,三日才百里。

卷卷何所感,似泛吴江水。

湖水清无际,清极不可触。

吾缨初自洁,将安濯吾足。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沈遘在甓社湖畔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湖面的宁静与清澈,以及诗人内心的感慨。

首句“青天澹无云”描绘了天空的广阔与宁静,没有一丝云彩,给人一种空灵的感觉。接着“白水平无波”进一步强调了湖面的平静,如同一面未经打磨的镜子,映照着周围的景物,展现出一种纯净之美。

“拖舟镜中行”一句,生动地描绘了船只在湖面上缓缓前行的情景,仿佛是人在镜中行走,既具画面感又富有诗意。接下来的“奈此清绝何”,表达了诗人对眼前景象的赞叹和感慨,清绝二字不仅形容了湖水的清澈,也暗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触动。

“我行不自亟,三日才百里”描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行旅状态,与外界的匆忙形成对比,凸显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接下来的“卷卷何所感,似泛吴江水”,诗人通过联想,将自己此刻的感受与历史上的吴江水相联系,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底蕴和情感深度。

“湖水清无际,清极不可触”进一步赞美了湖水的清澈,仿佛连触碰都是一种亵渎,强调了其纯净之极致。最后,“吾缨初自洁,将安濯吾足”则表达了诗人对自身道德品质的坚守,即使在如此纯净的环境中,也不愿玷污自己的心灵,体现了高尚的人格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甓社湖美景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与对自我道德修养的重视,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作者介绍

沈遘
朝代:宋

(1028—1067)杭州钱塘人,字文通。仁宗皇祐元年进士。历江宁府通判、知制诰、知杭州。明于吏治,令行禁止。召知开封府,迁龙图阁直学士,拜翰林学士、判流内铨。母亡既葬,庐墓下,服丧未竟而卒。有《西溪集》。
猜你喜欢

散原少予五岁今年八十矣记其生日亦九月赋寄庐山

平生相许后凋松,投老匡山第几峰?

见早至今思曲突,梦清特地省闻钟。

真源忠孝吾犹敬,馀事诗文世所宗。

五十年来彭蠡月,可能重照两龙钟?

(0)

苏盦作风异图以纪甲子十一月初三日之事

风沙叫啸日西垂,投止何门正此时。

写作昌黎诗意读,天昏地黑扈龙移。

(0)

芝南父子招游自青榭新筑在玉泉山下

裂帛湖淤半苇蒋,一墩幽事擅林塘。

日移塔影垂岩树,风送泉声出苑墙。

行乐就窝元取适,买邻卜筑肯争光?

西山园籞纷攘据,养志兹焉见义方。

(0)

访旧七首·其四龙树寺槐

城南老槐多阅人,未料世事日日新。

精庐幸免兵火烬,其奈时尚憎陈因。

佛移僧逐换青垩,榜书楹句摧为薪。

昨闻代者又殊好,趣撤墙屋重经纶。

我来避嚣值喧閧,匝地瓦砾天灰尘。

落成突兀定何许,不惜一掷千万缗。

为槐装点失槐养,何爱争此荒寒滨?

半聋诗人昔居此,楼外方沼饶游鳞。

魂归绕槐或三叹,古意灭没从谁陈?

(0)

六月十四日同林行陀方策六李子新钟惺西郭芸屏李石芝王彦和陈易园逭暑小雄山斋·其二

匪吾爱听水,山好恒在溪。

载月昨来处,披丛入幽蹊。

滩石故迤坦,滑致无纤泥。

回湍渟成渊,鉴人若玻瓈。

转转益清驶,坐卧闻微澌。

林生识远祖,摩挲石上题。

维时徐谢流,文酒日相携。

庸知四百载,我辈糜蔬赍。

荦确行且尽,寻源幸不迷。

从来考槃宽,安用穷攀跻?

(0)

六月十四日同林行陀方策六李子新钟惺西郭芸屏李石芝王彦和陈易园逭暑小雄山斋·其一

夏暵不可当,避炎乃亲冷。

吾斋寄人外,语笑忽破静。

美竹山所同,天与苍璧靓。

泉声视春弱,溜溜镇悬绠。

回风无定吹,飘雪著襟领。

盥漱或就掬,篙筏亦试骋。

嬉娱随所欣,特地觉昼永。

少焉斜曛入,水气泛虹影。

稍嫌见月晚,东际限脩岭。

欲睡处处宜,蚊蝇自退屏。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沈括 王同祖 费宏 萧统 朱瞻基 黄清老 李齐贤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