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其十三》
《咏画屏风诗二十五首·其十三》全文
南北朝 / 庾信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玉柙珠帘卷,金钩翠幔悬。

荷香薰水殿,阁影入池莲。

平沙临浦口,高柳对楼前。

上桥还倚望,遥看采菱船。

(0)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宫廷生活的诗,通过对细节的精致刻画,展现了一个富丽堂皇的画面。开篇“玉柙珠帘卷,金钩翠幔悬”两句,勾勒出一幅华美的室内装饰图景,玉制的门扉和珍珠织就的窗帘,以及金质的钩子挂着翠绿色的幔幕,都展示了极高的工艺水平和奢侈品味。

接着,“荷香薰水殿,阁影入池莲”两句,则转向室外景色。这里的“荷香”暗示夏季,荷花盛开之时,其清新的香气弥漫在水面上方形的建筑——水殿之间。而“阁影入池莲”则是说楼阁的倒影映照在荷花覆盖的池塘之中,这不仅描绘了景致,也反衬出画面的静谧与美丽。

下面,“平沙临浦口,高柳对楼前”两句,进一步扩展了空间层次。“平沙临浦口”可能是在描述一片开阔的沙洲紧邻水域之处,而“高柳对楼前”则是说高大的柳树与楼宇相对峙立,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

最后,“上桥还倚望,遥看采菱船”两句,是诗人登上桥梁所见。这里“上桥还倚望”表达了诗人在桥上驻足回望的举动,而“遥看采菱船”则是从高处远眺那些正在采摘莲藕的人们和他们的小船,这种远观的视角,使得画面更加开阔,情感也更加深长。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细节的描绘,以及室内外景色的交织,展现了一个美好而宁静的世界。这种写法,也让人仿佛置身于画中,感受到那种超脱尘世的美妙境界。

作者介绍
庾信

庾信
朝代:南北朝   籍贯:北周时期   生辰:513—581

庾(yǔ)信(513年—581年),字子山,小字兰成。南阳新野(今河南新野)人,南北朝时期文学家、诗人。其家“七世举秀才”、“五代有文集”,他的父亲庾肩吾为南梁中书令,亦是著名文学家。庾信“幼而俊迈,聪敏绝伦”,自幼随父出入于萧纲的宫廷,后来又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其文学风格被称为“徐庾体”。累官右卫将军,封武康县侯。侯景之乱时,庾信逃往江陵。
猜你喜欢

江上望五老峰

停舻傍曲渚,试望匡庐岑。

霞生七岭秀,日落三湖阴。

苍岛龙朝出,青崖猿夜吟。

攀萝不可即,结桂愁余心。

(0)

琉璃井

腥尘西望满燕山,帝业河东指顾间。

明月不关兴废事,夜深来照井湲潺。

(0)

题平寇伟绩卷

五岭连烽火,三军拥节旄。

专征分虎竹,上略用龙韬。

地险兵声合,天低杀气高。

炎荒开洞穴,瘴海息波涛。

气益干城壮,功摧敌忾劳。

阴符资妙算,露布出词曹。

振旅闻阗鼓,休兵看鞬櫜。

献俘飞奏凯,行见玺书褒。

(0)

谒选日久有怀旧游

十年谈剑意徐徐,此日相思叹索居。

生计每从愁处拙,故人多自病中疏。

看花共逐缁尘里,把酒翻怜绿鬓初。

欲售长门还有价,恐将词赋薄相如。

(0)

厓山吊古·其三

神州回首尽飘蓬,万叠楼船血战红。

银海有灵悲帝子,铜驼无路访行宫。

烽连草树氛尘暗,云掩河山杀气浓。

万代忠魂多积愤,杜鹃啼恨哭春风。

(0)

城南秋感·其一

朝台云树晚幽幽,霜老千林木叶稠。

南国秋风吹客鬓,野人归梦落沧洲。

疏慵未赴公车召,放浪仍耽杞国忧。

廊庙江湖俱寂寞,有怀空倚粤江楼。

(0)
诗词分类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诗人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