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乌哑哑。老鸱衔肉,坠于屋瓦。
无搏我子,黄口謯讶。
东来丈夫马白赭,弯弧贯矢,一发我下。
灾非灾,□非□。累而妻,有公冶。乌乎乌,哑复哑。
乌乌哑哑。老鸱衔肉,坠于屋瓦。
无搏我子,黄口謯讶。
东来丈夫马白赭,弯弧贯矢,一发我下。
灾非灾,□非□。累而妻,有公冶。乌乎乌,哑复哑。
这首诗以乌鸦的视角,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乌鸦在空中发出乌乌哑哑的声音,一只老鹰(鸱)不慎将捕获的食物掉落屋瓦,乌鸦们惊慌失措,但并未受到威胁。接着,一位身穿白色和棕色相间衣服的男子(东来丈夫马白赭)出现,他手持弓箭,一箭射中了老鹰。乌鸦们对此感到震惊,但同时也庆幸自己的安全。
诗中的“灾非灾,□非□”两句,可能是在表达对事件结果的不确定感,即事情既不是灾难也不是幸运,而是某种复杂的结果。随后,“累而妻,有公冶”则可能是对被射中的老鹰命运的暗示,意味着它将被人类捕获并成为食物,这里“公冶”可能是指捕捉或猎取的意思。最后,“乌乎乌,哑复哑”表达了乌鸦们对整个事件的感慨,它们的声音从最初的惊恐到最终的沉默,反映了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乌鸦的视角,巧妙地融入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界中的生存法则以及人类行为对自然生态的影响。
儿时闻公名,谓在千载前。
稍长诵公文,杂之韩杜编。
夜辄梦见公,皎若月在天。
起坐三叹息,欲见亡繇缘。
忽闻高轩过,欢喜忘食眠。
袖书拜辕下,此意私自怜。
道若九达衢,小智妄凿穿。
所愿瞻德容,顽固或少痊。
公不谓狂疏,屈体与周旋。
骑气动原隰,霜日明山川。
匏系不得从,瞻望抱悁悁。
画石或十日,刻楮有三年。
贱贫未即死,闻道期华颠。
他时得公心,敢不知所传。
阴风吹雨白昼昏,谁扫云雾升朝暾。
三江水缩献洲渚,九顶秀色欲塞门。
西山下竹十万个,江面便可驰车辕。
巷无居人亦何怪,释耒来看空山村。
竹枝宛转秋猿苦,桑落潋滟春泉浑。
众宾共醉忘烛跋,一径却下缘云根。
走沙人语若潮卷,争桥炬火如星繁。
肩舆睡兀到东郭,空有醉墨留衫痕。
十年万事俱变灭,点检自觉惟身存。
寒灯夜永照耿耿,卧赋长句招羁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