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真八百正无涯,贤劫鸿濛阅岁华。
雉膳久调仙掌露,麟袍长映习溪花。
一经已启千秋业,三祝还归万石家。
闻道辟雍脩盛事,安车今又载姜牙。
登真八百正无涯,贤劫鸿濛阅岁华。
雉膳久调仙掌露,麟袍长映习溪花。
一经已启千秋业,三祝还归万石家。
闻道辟雍脩盛事,安车今又载姜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尊者历经岁月,其德行与智慧如同仙掌之露般滋养万物,其风采犹如习溪之花般长久绽放。诗中提到的“雉膳”与“麟袍”,皆是象征着高洁与祥瑞的意象。经由这位尊者的教导,千秋伟业得以开启,家族荣耀得以延续。诗中还提及了辟雍,古代的大学,象征着教育与文化的传承。最后,诗人以“闻道辟雍脩盛事,安车今又载姜牙”一句,表达了对尊者继续贡献于教育事业的期待与敬仰,将尊者比作姜太公,寓意其在教育领域的深远影响和卓越贡献。整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与隐喻,展现了对尊者高尚品德与伟大成就的赞美与敬仰。
翁饥不能具小餐,儿冻何由成复裈。
藏书充栋读至老,固愿少出苏黎元。
念当万事度可否,肯使一恨弥乾坤。
古来贤达多晚谬,千载遗笑绮与园。
老翁肝心等铁石,他年骨朽此固存。
村沽虽薄亦取醉,起看江月倾金盆。
爵邑恩荣盛,乡闾誉望尊。
儒科传累叶,上寿萃高门。
阡茂新栽柏,堂馀旧树萱。
故民何以报,沾洒望秋原。
江东争夺缠妖祲,哀哉斯民乱方甚。
锦幪老人盖古佛,现身为作大慈荫。
萧翁八十尚儿痴,幡盖钟螺闹中禁。
当时此老默笑渠,大法栋梁身独任。
杖头示人三转语,开口丧身如饮鸩。
纷纷放弑但可怜,何曾为汝陈符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