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眼来人世,三光总未窥。
抚摩惟有恨,仓卒苦无医。
内子频呼佛,山人强咏诗。
此重因与果,除是问天知。
闭眼来人世,三光总未窥。
抚摩惟有恨,仓卒苦无医。
内子频呼佛,山人强咏诗。
此重因与果,除是问天知。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诗人林朝崧所作,表达了作者在失去新生儿后的悲痛和对命运无常的感慨。首句"闭眼来人世,三光总未窥",诗人仿佛刚睁开眼睛进入人世间,还没来得及领略生活的光明,就遭遇了如此大的打击。"抚摩惟有恨,仓卒苦无医",诗人抚摸着孩子的遗体,心中充满了无尽的遗憾和痛苦,因为来不及找到救治的方法。
"内子频呼佛,山人强咏诗",妻子不断地呼唤着佛祖,希望得到心灵的安慰,而诗人自己则试图通过吟诵诗歌来排解内心的哀伤,但这种强颜欢笑实则是内心深处的悲痛。最后两句"此重因与果,除是问天知",诗人感叹人生的无常,认为这样的因果关系唯有天能明了,流露出对命运无常的无奈和对未知的深深追问。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面对不幸遭遇时的悲痛和对生活哲理的思考。
问东州何处,境胜人幽,两俱难得。
狼山相望,有高堂千尺。
妙曲轰空,彩云翻袖,乐奏壶天长日。
笑我飘然,蓬窗竹户,只延山色。
拟棹觥船,径冲花浪,直造雕筵,共醺仙液。
仍乞蟠桃,向庐山亲植。
未举江帆,早逢淮雁,问故人踪迹。
远老池边,陶翁琴里,此情何极。
扁舟东去,极目沧波渺。
千古送残红,到如今、东流未了。
午潮方去,江月照还生,千帆起,玉绳低,枕上莺声晓。
锦囊佳句,韵压池塘草。
声遏去年云,恼离怀、余音缭绕。
倚楼看镜,此意与谁论,一重水,一重山,目断令人老。
庐山俯长江,秀色摩青天。
招提选胜地,好景相属连。
东林最幽旷,殿阁含飞烟。
馨香满天下,无如远公莲。
社客方散后,零落七百年。
之人远同调,绿绮非丝弦。
不可倾耳授,但许心相传。
迷津苦难渡,人以师为船。
法鼓忽雷震,此事非偶然。
何时穿蜡屐,问法浮云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