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喜闻黄藜阁同年得子二首·其二》
《喜闻黄藜阁同年得子二首·其二》全文
清 / 曹家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经年时变出元黄,百尔伊谁定一匡。

常此书生忧社稷,漫言家室有君王。

水心泉动资蒙养,葭管灰飞见复阳。

勉事旧文资后起,愿栽桃李入门墙。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曹家达所作的《喜闻黄藜阁同年得子二首(其二)》。诗中蕴含着深沉的情感与哲思,通过对社会变迁、家庭责任、自然现象以及教育理念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国家、社会和个体命运的深切关怀。

首联“经年时变出元黄,百尔伊谁定一匡”以“元黄”象征时间的更迭与历史的轮回,表达了对世事变化的感慨。接着,“百尔伊谁定一匡”则提出了一个疑问:在如此多变的时代中,究竟是谁能够稳定局面,引领社会走向正轨?这一问句引人深思,反映了诗人对于社会秩序与领导者的思考。

颔联“常此书生忧社稷,漫言家室有君王”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思考。书生作为知识的传承者,常常忧虑国家的兴衰,而不仅仅是关注个人的家庭与君王。这体现了诗人对知识分子社会责任的强调,即他们不仅应关心自己的小家,更应心系国家与民众的福祉。

颈联“水心泉动资蒙养,葭管灰飞见复阳”运用自然界的景象来隐喻人生与社会的循环与复苏。水心泉动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滋养,而葭管灰飞与复阳则寓意着困难与挫折之后的希望与新生。这一联通过自然界的动态变化,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不息、希望永恒的信念。

尾联“勉事旧文资后起,愿栽桃李入门墙”则是对教育与传承的重视。勉力学习古代的智慧,以期为后来者提供指导与支持;同时,希望培养出如桃李般的人才,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联体现了诗人对教育事业的热忱与期待,以及对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深刻认识。

综上所述,这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社会变革的敏感洞察,对知识分子责任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自然与生命的哲学思考,还体现了其对教育与人才培养的热切期盼。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邃的哲理,这首诗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思想境界与人文情怀。

作者介绍

曹家达
朝代:清

曹家达,字颖甫、尹甫,号鹏南,别号拙巢老人。江苏江阴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中孝廉(举人),后入南菁书院,研究经书及诗文。废科举后,他深入研读《伤寒论》、《金匮要略》,二年后取得应手而愈的疗效。以此益信经方之验。
猜你喜欢

复游烟雨楼·其一

前度晴中阅春景,今朝雨后赏烟光。

轻阴犹恋波澜意,细籁都含花木香。

(0)

再游龙井即景杂咏六首·其二

振鹭翻飞百尺流,声空尘耳色空眸。

却曾识得根源处,一勺龙湫更上头。

(0)

题西湖十景再叠旧作韵·其二柳浪闻莺

尽有宫商石与金,栗留谁似独情深。

戴家只在润州表,可识清波门外林。

(0)

再题西湖行宫八景·其七领要阁

天容湖影净无痕,领要何能顿忘言。

竹阁柏堂皆左近,呼之欲出白苏存。

(0)

初游龙井志怀三十韵

濒湖佳景多,不可偻指数。

岩泉各擅长,大略吾能举。

南山有龙井,向闻曾未睹。

弗肯命骑游,恐费经营若。

今来却重饰,既成说无补。

罢去太矫情,新晴景更妩。

是用一涉藩,以答众诚剖。

花港遵迤西,跋马数里许。

渐入烟霏深,南北诸峰龉。

石泉淙其寒,千盘曲抱屿。

蒙茏新筱低,似扫尘客武。

乃至过溪亭,下马相与步。

㠎嶪罗秀石,閜砢叠奇楚。

参差列亭台,无非揽胜所。

最胜则以泉,深潭灵物处。

祈雨每致应,利济功尤钜。

泻为百丈瀑,对之久延伫。

善空一切声,角徵安能谱。

神运石或幻,沼涤心应与。

玲珑窍簇攒,锦绣卉纂组。

春深鸟妙歌,雨后花新舞。

萝烟湿我衣,兰气馨于炷。

攀跻越踊跃,高下迭宾主。

造巅益惬怀,畅观极仰俯。

江湖辨近遥,洼棱穷幽阻。

名山所历屡,观止鲜或旅。

得句乃命驾,遂至日卓午。

遐思秦苏辈,辨才此晤聚。

人地乃相宜,万乘来奚取。

作诗志吾惭,卷阿漫拟古。

(0)

宋臣苏轼开湖溉田筑堤潴水杭民利之为政者不当如是乎

长堤十里跨湖波,官柳青青覆软莎。

漫道只为游赏地,悬知布政在民和。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荀勖 项羽 吴彩鸾 黄宗会 陈函辉 何胤 薛曜 李致远 留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