徙都耶,笮都耶,曲鸟鸟之夷奴耶。
五十五州,亦土亦流。罚不应役,牛五十头。
头人舍人不识字,蛮语啁啾问通事。
花裙小队跳跃来,酒市关门妇女避。
鼓声三通角三叠,今日将军亲简阅。
杀马椎牛大飨卒,蛮刀割啖口带血。
挟尔哈靶,砺尔及密,灭贼归巢未六月。
徙都耶,笮都耶,曲鸟鸟之夷奴耶。
五十五州,亦土亦流。罚不应役,牛五十头。
头人舍人不识字,蛮语啁啾问通事。
花裙小队跳跃来,酒市关门妇女避。
鼓声三通角三叠,今日将军亲简阅。
杀马椎牛大飨卒,蛮刀割啖口带血。
挟尔哈靶,砺尔及密,灭贼归巢未六月。
这首清代诗人吴升的《土兵行》描绘了一幅边疆土兵生活的画面。诗中通过“徙都耶,笮都耶”等俚语式的开头,展现出士兵们来自偏远地区的异族背景。他们被征调到五十五州,既有固定居民也有流动人口,服役辛苦且待遇不公,被迫以牛五十头为惩罚。
接下来的诗句描述了士兵们的交流障碍,由于不通汉字,他们只能通过翻译(通事)与外界沟通。士兵们穿着花裙的小队活泼而来,但当地妇女在酒市上避开他们,反映出社会对他们的一种隔阂。阅兵时的鼓角声和将军亲临,显示出军纪的严肃和庆典的气氛。
最后两句“杀马椎牛大飨卒,蛮刀割啖口带血”展现了士兵们艰苦的生活和战斗场景,以及他们短时间内就要返回故乡消灭敌人的决心。整首诗以生动的细节描绘了土兵的艰辛生活和边疆的独特风情,反映了清代边疆治理的复杂现实。
冻雨萧条江上来,随风沾洒气幽哉。
陆机茅屋终难住,伍相祠堂亦可哀。
独客飘飘何处去,孤帆寂寂几时回。
《竹枝》声断沧江暮,短发无辜独受催。
八弦何茫茫,千里复万里。
六马方骄悍,踸踔终未已。
东临碣石岸,西涉流沙水。
炎州气辉赫,幽谷水迤弥。
白日堕崦嵫,仓惶将何止。
王良本贱工,善御徒云尔。
焉能絷其足,伏枥啖刍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