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店茅烟十里村,江声送晚入黄昏。
天横草阁人孤枕,花落残灯雨闭门。
柳色一行官道直,山寒半减客裘温。
壮怀此夜成头白,谁遣羁心共晓猿。
野店茅烟十里村,江声送晚入黄昏。
天横草阁人孤枕,花落残灯雨闭门。
柳色一行官道直,山寒半减客裘温。
壮怀此夜成头白,谁遣羁心共晓猿。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龙潭边一家简陋旅店中的所见所感,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感慨。
首联“野店茅烟十里村,江声送晚入黄昏”,开篇即以“野店”、“茅烟”、“十里村”勾勒出一幅宁静而略显荒凉的乡村景象,接着“江声送晚入黄昏”一句,将听觉与时间概念巧妙结合,江水的潺潺声仿佛在为日暮时分的到来伴奏,营造出一种既悠远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颔联“天横草阁人孤枕,花落残灯雨闭门”,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孤独感。诗人独自躺在草阁中的一张孤枕之上,窗外是飘零的花瓣、昏暗的残灯以及淅沥的雨声,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封闭、静谧而又略带凄美的画面,让人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孤独与寂寞。
颈联“柳色一行官道直,山寒半减客裘温”,转而描绘了一条笔直的官道旁,柳树依依,山色寒凉,客人的衣裳似乎也因寒冷而显得更加厚重。这一联通过自然景色的变化,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环境的冷暖,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某种变化或感受。
尾联“壮怀此夜成头白,谁遣羁心共晓猿”,则是全诗情感的集中爆发。诗人感叹于壮志未酬的无奈,一夜之间仿佛白了头,这不仅是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更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巨大差距的深刻反思。同时,“谁遣羁心共晓猿”一句,借晓猿的啼鸣,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苦闷,仿佛在寻求共鸣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旅途中面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孤独与失落的深刻体验,是一首富有哲思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地下归宗天下传,老夫剩欲到云边。
王弘送酒催归去,且省远公沽酒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