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飒飒桂林秋,万叠云山舜洞幽。
晓气沿崖秋色冷,凉飙吹树桂香浮。
轻摇斑竹江头恨,远送苍梧天外愁。
一旦薰风随律变,露华山色满南州。
西风飒飒桂林秋,万叠云山舜洞幽。
晓气沿崖秋色冷,凉飙吹树桂香浮。
轻摇斑竹江头恨,远送苍梧天外愁。
一旦薰风随律变,露华山色满南州。
这首元代诗人吕思诚的《桂林八景(其二)舜洞秋风》描绘了桂林秋季的景色,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首句“西风飒飒桂林秋”点明了季节,"飒飒"一词形象地传达出秋风的萧瑟。接着,“万叠云山舜洞幽”描绘了群山叠嶂,舜洞深邃而神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
“晓气沿崖秋色冷,凉飙吹树桂香浮”两句进一步描绘早晨的清凉和桂花的香气,通过“秋色冷”和“桂香浮”形成鲜明对比,给人以视觉与嗅觉的双重享受。"轻摇斑竹江头恨,远送苍梧天外愁"则借斑竹和远方的苍梧,寄托了诗人的情感,竹子的轻摇和天外的愁绪,增添了诗的抒情色彩。
最后,“一旦薰风随律变,露华山色满南州”预示着季节变换,暗示着美好的秋景将被温暖的春风所替代,但露珠晶莹的山色依然会映照在南州大地,给读者留下对美好秋色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清新脱俗的语言,描绘了桂林山水的秋意,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对时光变迁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