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昨四首·其四》
《忆昨四首·其四》全文
元 / 潘伯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金水年来通太液,妆成金屋绕龙池。

宫衣湿露生花气,琐闼含风入柳姿。

玉碗传头明素手,红鳞饮羽掣生丝。

病身历历燕山道,卧对征鸿有所思。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宫廷的奢华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之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金碧辉煌的宫殿与生机盎然的自然环境之间的交融。首句“金水年来通太液”,以“金水”象征皇家的尊贵与财富,“太液”则暗指太液池,是古代皇家园林中的重要景观,此处用以形容宫廷的宏大与美丽。接着“妆成金屋绕龙池”,进一步渲染了皇宫的富丽堂皇,金屋环绕着龙池,金碧辉煌与水波荡漾相映成趣。

“宫衣湿露生花气,琐闼含风入柳姿”两句,将自然界的清新与宫廷的华美巧妙结合。宫衣沾湿露珠,散发出花香,琐闼(宫门)在微风中摇曳,柳树的姿态也显得格外优雅。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工的和谐,也暗示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玉碗传头明素手,红鳞饮羽掣生丝”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宫廷生活的精致与高雅。玉碗传递着光明,素手轻盈地操作,红鳞鱼在水中自由游弋,生丝在手中飞舞。这些细节不仅体现了技艺的精湛,也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闲适。

最后,“病身历历燕山道,卧对征鸿有所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与情感。身处病痛之中,却依然心系远方,面对征鸿(远行的大雁),诗人或许在思考人生、命运或是对远方的向往。这一句既透露出诗人的孤独与忧郁,也展现了其深邃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由与远方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元代宫廷生活的奢华与自然美景的和谐共存,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反思和对远方的憧憬。

作者介绍

潘伯脩
朝代:元   字:省中   籍贯:黄岩

伯脩,字省中,黄岩人。至正间,尝三中省试。方谷珍乱,劫致之海上,欲官之,不从,遂死于难。应梦虎作诗吊之,有「嵇康未必轻钟会,黄祖何曾爱祢衡」之句。今读其诗,缠绵感慨,多出入于二李之间。如《燕山秋望》、《丙申元旦》诸诗,则忠君爱国之心,固蔼然溢于言外也。
猜你喜欢

喜子及第

御榜今朝至,见名心始安。

尔能俱中第,吾遂可休官。

贺客留连饮,家书反覆看。

世科谁不继,得慰二亲难。

(0)

醉垂鞭·其二赠琵琶娘,年十二

朱粉不须施。花枝小。春偏好。娇妙近胜衣。

轻罗红雾垂。琵琶金画凤。双绦重。倦眉低。

啄木细声迟。黄蜂花上飞。

(0)

小重山

万乘靴袍御紫宸。挥毫敷丽藻,尽经纶。

第名天陛首平津。东堂桂,重占一枝春。

殊观耸簪绅。蓬山仙话重,霈恩新。

暂时趋府冠谈宾。十年外,身是凤池人。

(0)

偷声木兰花·其一

雪笼琼苑梅花瘦。外院重扉联宝兽。海月新生。

上得高楼无奈情。帘波不动凝釭小。

今夜夜长争得晓。欲梦高唐。只恐觉来添断肠。

(0)

慈母矶

莫嫌舟逆上,子细得看山。

众草名难识,孤花影自闲。

避人鹰翅响,经雨石文斑。

夜久江风冷,神仙定往还。

(0)

菖蒲

石盆养寒翠,六月如三冬。

勿云数寸碧,意若千丈松。

劲节凌孤竹,虬根蟠老龙。

傲霜滋正气,泣露泫春容。

座有江湖趣,眼无尘土踪。

终朝澹相对,浇我磊磈胸。

(0)
诗词分类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诗人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