怅同是、天涯羁旅,恨别伤离,黯然难赋。
满目烽烟,忍堪飘泊不归去。
侧身东望,指点点、金堤树。
树外是斜阳,只不见、皖公山暮。
无语,奈萧萧落叶,未把玉骢留住。
家山梦里,怎知我、客程还阻。
更休说、绝代才华,也一例、琵琶酸楚。
怕后夜思量,淮水都无情绪。
怅同是、天涯羁旅,恨别伤离,黯然难赋。
满目烽烟,忍堪飘泊不归去。
侧身东望,指点点、金堤树。
树外是斜阳,只不见、皖公山暮。
无语,奈萧萧落叶,未把玉骢留住。
家山梦里,怎知我、客程还阻。
更休说、绝代才华,也一例、琵琶酸楚。
怕后夜思量,淮水都无情绪。
这首《长亭怨慢》以深沉的情感描绘了送别的情景,充满了离愁别绪。词人周祖同将自己与友人的相似境遇比作天涯羁旅,表达了对友人离别的深深哀伤和不舍。词中“满目烽烟”一句,既描绘了战争的残酷景象,也暗喻了人生的动荡不安。通过“忍堪飘泊不归去”的感叹,展现了词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与无奈。
“侧身东望”引出对友人的深情凝视,“指点点、金堤树”则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营造了一种离别前的静谧氛围。而“树外是斜阳,只不见、皖公山暮”两句,运用对比手法,强调了时间的流逝与相聚的短暂,增添了离别的凄凉感。
“无语,奈萧萧落叶,未把玉骢留住”表达了词人内心的无助与无奈,即使面对离别,也无法挽留时光。接下来的“家山梦里,怎知我、客程还阻”,进一步深化了词人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当前处境的困扰。
最后,“更休说、绝代才华,也一例、琵琶酸楚”一句,将友人的才华与命运的多舛联系起来,暗示了他们共同面对的困境与挑战。而“怕后夜思量,淮水都无情绪”则以淮水为喻,表达了词人对未来的忧虑和对友情的珍视。
整首词情感丰富,语言优美,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送别时的复杂心情,同时也反映了词人对友情的深刻理解和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