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花隐叶浑难认,清宵露痕微泫。
细袅冰丝,斜穿翠缕,瑟瑟宝珠成串。兜娘试剪。
爱插向兰云,倚风轻颤。
一斛楼东,向人憔悴诉清怨。
疏帘刚逗新月,坐来冰簟滑,漏箭初转。
乍觉生香,如闻吹息,惯惹离人肠断。愁深梦浅。
问碧影纤纤,甚时重见。剩有清芬,夜凉浮茗碗。
疏花隐叶浑难认,清宵露痕微泫。
细袅冰丝,斜穿翠缕,瑟瑟宝珠成串。兜娘试剪。
爱插向兰云,倚风轻颤。
一斛楼东,向人憔悴诉清怨。
疏帘刚逗新月,坐来冰簟滑,漏箭初转。
乍觉生香,如闻吹息,惯惹离人肠断。愁深梦浅。
问碧影纤纤,甚时重见。剩有清芬,夜凉浮茗碗。
这首《齐天乐·珍珠兰》由清代诗人杨芳灿所作,描绘了一幅细腻而凄美的画面。词中以珍珠兰为载体,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其在月光下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景象。
首先,“疏花隐叶浑难认”,开篇即点出珍珠兰的稀疏与隐蔽,暗示其生长环境的清幽与孤寂。接着,“清宵露痕微泫”一句,将珍珠兰置于夜晚的露水之中,露珠轻轻摇曳,仿佛是珍珠兰的眼泪,增添了几分哀愁与柔情。
“细袅冰丝,斜穿翠缕,瑟瑟宝珠成串”,这一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珍珠兰的枝条比作冰丝,串起的珠子则像是宝珠,形象地描绘了珍珠兰的形态美,同时也赋予了它一种温润而珍贵的感觉。
“兜娘试剪,爱插向兰云,倚风轻颤”,这里通过想象一个女子(兜娘)剪取珍珠兰,将其插入发间,随风轻摆,既表现了对珍珠兰的喜爱,也暗示了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与价值。
“一斛楼东,向人憔悴诉清怨”,将珍珠兰拟人化,说它在楼东向人倾诉着自己的哀怨,这种情感的投射,使得珍珠兰的形象更加饱满,富有情感。
“疏帘刚逗新月,坐来冰簟滑,漏箭初转”,这一段描绘了珍珠兰在月光下的静谧场景,通过“冰簟滑”和“漏箭初转”的细节,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凉与时间的流逝感。
“乍觉生香,如闻吹息,惯惹离人肠断”,珍珠兰不仅视觉上美丽,还散发着淡淡的香气,这香气如同离人的叹息,触动人心,引发深深的思念与哀愁。
最后,“愁深梦浅。问碧影纤纤,甚时重见。剩有清芬,夜凉浮茗碗”,表达了对珍珠兰的深深怀念与期待,即使是在梦中也无法相见,只能在夜凉之时,借着茶香回味它的美好。
整首词通过对珍珠兰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丰富的情感与哲思,让人在欣赏之余,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与情感的深刻表达。
善积端如水涤源,源深自可羡来昆。
岁当有室讵为老,意者重闱思弄孙。
和乐定知江有渚,硕蕃伫见叶流根。
河南心印元同自,秋干虷中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