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
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
但见瀑泉落,如潨云汉来。
闻君写真图,岛屿备萦回。
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
幽缄傥相传,何必向天台。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
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
但见瀑泉落,如潨云汉来。
闻君写真图,岛屿备萦回。
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
幽缄傥相传,何必向天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雄伟的自然景观,通过对山势、岩石和瀑布的生动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壮丽山水的热爱与向往。开篇两句“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以宏大的画面把读者带入一个被山峰包围的壮观之地,其中“百丈素崖”和“四山丹壁”都形象地描绘了山势的高峻与岩石的坚硬。
接下来的“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则让人感受到这里不仅有静态的美,更有动态的力量。龙潭喷出的水流连日夜都在发生着变化,伴随着风和雷声,显得异常神秘。
“但见瀑泉落,如潨云汉来”则是对这壮观景象的进一步描绘。瀑布如同天上的云朵一样飞泻而下,这种比喻让人感觉到诗人对这个自然奇观的无限赞美。
“闻君写真图,岛屿备萦回”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所绘百丈崖瀑布图的喜悦和期待。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共同欣赏自然之美的热望。
最后,“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和“幽缄傥相传,何必向天台”则是诗人在赞叹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认为不需要到远处的名山大川去寻求灵感和心灵的寄托,因为身边的自然已经足够丰富和美好了。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
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
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城南送归客,举酒对林峦。
暄鸟迎风啭,春衣度雨寒。
桃花开翠幕,柳色拂金鞍。
公子何时至,无令芳草阑。
蘅若夺幽色,衔思恍无悰。
宵长霜雾多,岁晏淮海风。
团团山中月,三五离夕同。
露凝朱弦绝,觞至兰玉空。
清光液流波,盛明难再逢。
尝恐河汉远,坐窥烟景穷。
小人谅处阴,君子树大功。
永愿厉高翼,慰我丹桂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