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折杨柳》
《折杨柳》全文
明 / 石宝   形式: 古风

千辙万辙晓行车,谁人折柳临长渠。

红颜皓齿春闺女,掩袂攀条独无语。

秦楼不见吹箫人,灞桥空有吟诗侣。

天长海阔飞鹏翼,迢迢直到天池息。

青琐朱扉闭阿娇,绮窗日暮生愁色。

(0)
鉴赏

这首《折杨柳》是明代诗人石宝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折柳送别的场景,以及由此引发的离愁别绪。

首句“千辙万辙晓行车”,描绘了清晨时分,车马繁忙,行旅匆匆的景象,为后文的离别埋下伏笔。接着“谁人折柳临长渠”一句,点明了送别场景的核心——折柳相赠。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柳树象征着离别与思念,折柳赠别寓意着对远行者的祝福与不舍。

“红颜皓齿春闺女,掩袂攀条独无语”两句,将送别对象刻画得生动形象。红颜皓齿的女子,面对离别,虽欲言又止,只能以掩面和攀折柳条的动作表达内心的复杂情感,这一细节描写充满了诗意,让人感受到离别之痛的深沉。

“秦楼不见吹箫人,灞桥空有吟诗侣”两句,运用典故,进一步深化了离愁的主题。秦楼与灞桥都是古代著名的送别地点,分别与萧史乘龙、孟郊游历的传说相关联。此处以“不见”与“空有”形成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现实离别的无奈。

“天长海阔飞鹏翼,迢迢直到天池息”两句,以广阔的自然景象为背景,比喻主人公远行的旅程,同时也暗示了离别后的孤独与期待。鹏鸟高飞,最终会到达天池休息,这里寄托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与对重逢的期盼。

最后,“青琐朱扉闭阿娇,绮窗日暮生愁色”两句,以宫苑中的景象收尾,通过“闭”与“生愁色”的对比,展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忧郁与孤独。阿娇是汉武帝的宠妃,此处借指主人公心中的某个人物,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深深思念。

整首诗通过对折柳送别场景的细腻描绘,以及丰富的典故运用,成功地营造出一种浓厚的离愁别绪氛围,展现了诗人对离别主题的独特理解和深刻感悟。

作者介绍

石宝
朝代:明

真定府藁城人,字邦彦,号熊峰。成化二十三年与兄石玠同举进士。与修《大明会典》。累擢为礼部尚书兼学士掌詹事府事。授检讨。嘉靖三年以吏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守己鲠狷,持论坚确,进退凛然。辞归时襆被一车而已,都人叹其廉洁。所作诗淹雅清峭,讽谕婉约,有词人之风。有《熊峰集》、《恒阳集》。
猜你喜欢

减兰.题三馀阁

雕栏玉砌。帘幕低垂香雾里。中驻婵娟。

十五盈盈未解怜。遥山晓翠。恰是双螺初扫黛。

恍对云英。何必崎岖上玉京。

(0)

十六字令.对月

团。一片清华映碧阑。诗情好,对影爱高寒。

(0)

锦堂春.春夜听雨

东阁梅魂欲断,南园蝶梦无踪。

年年春事花朝近,都在雨声中。

珠压轻烟细细,银荷碎蕊濛濛。

金钱掷破灯花喜,明日晓霞红。

(0)

木兰花.秋日怀德媗侄女

阴阴庭院天如雾。睡□烟霏香一炷。

雁声远带别愁来,风意冷催秋色暮。

屏风八幅潇湘路。片片归帆烟外树。

酒杯若会此时情,醉送别魂江上去。

(0)

水龙吟.暮春感事

落红满院春残,雨丝柳线笼深翠。

茶烹活火,香添幽麝,才醒午睡。

蝶板空敲,莺簧半老,遣排无计。

更深林杜宇,频催春去,何能会、悠悠意。屈指。

年华暮矣,怕思量、那时心志。

回肠九曲,旧愁未解,新愁如醉。

鸿雁无凭,关山有阻,狼烟千里。

问英雄恁是,飞来天上,挽银河水。

(0)

生查子.对月

轻笼薄薄云,淡掩明明雪。

点缀欲何如,皎洁终难灭。

才道月如轮,忽道眉如月。

生没本无常,销长凭谁说。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綦毋潜 周亮工 易祓 李贤 李文田 侯方域 蓝鼎元 江为 郑畋 赵昀 梁潜 刘方平 李兆洛 冒襄 刘向 王渥 包节 吕思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