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清疑可濯吾缨,小泊扁舟绕寺行。
对岸丹枫寻不见,雨云遮断古萧城。
江清疑可濯吾缨,小泊扁舟绕寺行。
对岸丹枫寻不见,雨云遮断古萧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边秋日的画面。"江清疑可濯吾缨",诗人以江水清澈见底,仿佛能洗去尘世的束缚,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超脱世俗的心境。"小泊扁舟绕寺行",扁舟轻摇,诗人独自在江边寺庙附近停船,漫步其中,流露出宁静淡泊的生活态度。
"对岸丹枫寻不见",暗示了季节已至深秋,原本鲜艳的枫叶被雨云遮挡,未能尽现其色彩,增添了画面的朦胧美与淡淡的失落感。"雨云遮断古萧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迷,古萧城(可能指古城或寺庙)在雨云中若隐若现,显得更加沧桑而神秘。
整体来看,赵汝铤的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景的清幽,以及诗人内心对自然和历史的沉思,寓含着淡泊名利的隐逸情怀。
鳌背霜寒菊自开,欣看萸佩宴吹台。
尚书履近东山驻,大将旗联西府回。
香冷金华双使至,秋明玉树二难来。
追陪谁复题糕字,愧向銮坡问笔才!
吾闻上有天姥星,下有天姥山。
天姥之精,下上磅礴乎两间。
正在浙水之东,南镇之南,天台之北东海埏。
坤德柔巽,毓秀于人寰。
永嘉张母七十年,圣善门中有令人。
王母降神为后身,恢恢寿域开良辰,宛如王母宴曾孙。
玳瑁筵、琥珀杯,金盘之露从天来,五彩屏帐云锦裁。
膝边戏彩谁令人,伯牧贤嗣中书君,禄养何如善养尊。
子进一觞,我歌一曲为君申,歌中曲曲能回春。
春意回转无穷期,万寿无疆天锡之。
何必蟠桃花实各三千,久视兔走与乌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