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春早煖,渚蒲正月生。
东风吹雁心,上下和乐声。
绕水半空去,拂云偕相迎。
如防失群怨,预有侵夜惊。
渺邈天外影,支离塞中莺。
自顾摧颓羽,偏感南北情。
乍甘烟雾劳,不顾龙沙荣。
虽乐未归意,终不能自鸣。
喜去春月满,归来秋风清。
啼馀碧窗梦,望断阴山行。不及瑶?燕,寄身金宫楹。
南国春早煖,渚蒲正月生。
东风吹雁心,上下和乐声。
绕水半空去,拂云偕相迎。
如防失群怨,预有侵夜惊。
渺邈天外影,支离塞中莺。
自顾摧颓羽,偏感南北情。
乍甘烟雾劳,不顾龙沙荣。
虽乐未归意,终不能自鸣。
喜去春月满,归来秋风清。
啼馀碧窗梦,望断阴山行。不及瑶?燕,寄身金宫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南方的春天来得早,水边的蒲草在正月时开始生长。东风吹拂,使雁的心情得到释放,上下之间充满了和谐愉悦的声音。诗人通过对大自然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归属感的渴望与牵挂。
"绕水半空去,拂云偕相迎" 这两句生动地描写了雁群在空中飞翔,与云朵相互呼应的情景。诗人通过这一自然现象,表达了一种向往自由和渴望远离尘世的愿望。
接下来的几句 "如防失群怨,预有侵夜惊。渺邈天外影,支离塞中莺" 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失去集体、夜晚入侵的忧虑,以及远方天边模糊不清的影像和边塞孤寂的莺鸟鸣叫,这些都反映出诗人的悲凉情绪。
"自顾摧颓羽,偏感南北情。乍甘烟雾劳,不顾龙沙荣" 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身状况的反思,对于往日辉煌不再、如今困顿的感慨,以及对远方故土的情怀。
最后两句 "虽乐未归意,终不能自鸣。喜去春月满,归来秋风清" 表达了诗人虽然内心还存有欢乐,但却无法完全释放,因为他知道自己终究难以真正归属。同时,对于春天的离别和秋天的回归,他感到一种清凉。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雁群行为的联想,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忧虑以及对于归宿的渴望。诗中充满了对故土和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无奈与悲凉的情绪。
汝家老天纲,逆旅识马周。
鸢肩复火色,腾上不久留。
人主狎片言,车前呵八驺。
耳孙曰庭玉,间行至幽州。
文皇薄朱邸,钓奇出旁搜。
环卫十二介,一一雄貔貅。
中有天人姿,胡髯挺如虬。
太华压千岩,海王朝万流。
再拜献祯符,契若钵水投。
老官太常丞,不爱鸣雌侯。
象贤如客师,宛尔绍箕裘。
邂逅睹之子,倜傥非常流。
自云少衿裾,亦晓攻坟丘。
献书光范门,十上九不酬。
是以飘然去,立挟南夷酋。
金印垂入腰,弃之若蜉蝣。
落魄宇宙间,耻与鸟鼠俦。
晚知太常裔,令我慨前休。
示汝卷一编,汝当思聿修。
七尺长彪躯,燕颔仍虎头。
未审投笔时,亦曾揽镜否。
吾闻公侯始,其后必见收。
七叶鸣珂巷,带砺等河丘。
往往靖难勋,昔受若祖谋。
勿孤人相编,貂蝉在兜鍪。
《遇故将军袁泽知其为太常柳庄先生裔也因出洪武永乐中诸贤所贻先生诗文示之且赠以五言长体一章》【明·王世贞】汝家老天纲,逆旅识马周。鸢肩复火色,腾上不久留。人主狎片言,车前呵八驺。耳孙曰庭玉,间行至幽州。文皇薄朱邸,钓奇出旁搜。环卫十二介,一一雄貔貅。中有天人姿,胡髯挺如虬。太华压千岩,海王朝万流。再拜献祯符,契若钵水投。老官太常丞,不爱鸣雌侯。象贤如客师,宛尔绍箕裘。邂逅睹之子,倜傥非常流。自云少衿裾,亦晓攻坟丘。献书光范门,十上九不酬。是以飘然去,立挟南夷酋。金印垂入腰,弃之若蜉蝣。落魄宇宙间,耻与鸟鼠俦。晚知太常裔,令我慨前休。示汝卷一编,汝当思聿修。七尺长彪躯,燕颔仍虎头。未审投笔时,亦曾揽镜否。吾闻公侯始,其后必见收。七叶鸣珂巷,带砺等河丘。往往靖难勋,昔受若祖谋。勿孤人相编,貂蝉在兜鍪。
https://shici.929r.com/shici/pSlJ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