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蓬莱老之兄卓宣教见遗》
《和蓬莱老之兄卓宣教见遗》全文
宋 / 释宝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要结灵山未了缘,山中草木亦欣然。

大江南北经年梦,明月东西一夜圆。

龙象而今非故我,功名自古付华颠。

相逢未必真相似,一啸西风万壑传。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的作品,题为《和蓬莱老之兄卓宣教见遗》。诗人以佛教禅宗的视角,表达了对修行与缘分的理解,以及对人生际遇的感悟。

首句“要结灵山未了缘”传达出诗人对灵山(佛教圣地)的向往和对修行佛法的执着,暗示着他对世间缘分的追求尚未结束。次句“山中草木亦欣然”,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修行环境的和谐,连草木都为之欢欣,体现了佛教中的因果报应和万物皆有灵性。

第三句“大江南北经年梦”,诗人将人生比作一场大梦,跨越大江南北,寓言人生的广阔和无常。第四句“明月东西一夜圆”,则借明月的圆满,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对佛法真理的追求。

第五句“龙象而今非故我”,借用佛教典故,表示过去的自我已经改变,现在的修行者已非往昔,强调了修行带来的脱胎换骨。第六句“功名自古付华颠”,表明诗人看淡世俗的功名,将其视为过眼云烟。

最后一句“相逢未必真相似,一啸西风万壑传”,表达出诗人对人与人之间相识未必能真正理解对方的深刻认识,而自己的修行境界却能在西风中传遍万壑,寓意修行的内省与超越。

整体来看,这首诗融合了禅宗的哲理和自然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佛法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释宝昙
朝代:宋

释宝昙(一一二九~一一九七),字少云,俗姓许,嘉定龙游(今四川乐山)人。幼习章句业,已而弃家从一时经论老师游。后出蜀,从大慧于径山、育王,又从东林卐庵、蒋山应庵,遂出世,住四明仗锡山。归蜀葬亲,住无为寺。复至四明,为史浩深敬,筑橘洲使居,因自号橘洲老人。宁宗庆元三年示寂,年六十九(本集卷一○《龛铭》)。昙为诗慕苏轼、黄庭坚,有《橘洲文集》十卷。《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宝昙诗,以日本东山天皇元禄十一年戊寅织田重兵卫仿宋刻本(藏日本内阁文库)为底本。集外诗附于卷末。
猜你喜欢

晋冀纪行十四首·其五颖川

客程不论远,所愁在阴晦。

恶风满川来,雨势晚逾倍。

船争急流上,寸进还尺退。

枯葭夹崩沙,路转百数汇。

飒飒孤篷外,琅琅万珠碎。

篙师左右呼,坐客默与对。

去心虽云迫,前途苦茫昧。

德星无复睹,洗耳亦何在。

有怀仰高风,令人发深慨。

(0)

咏屏送周伯阳

巧饰辞云母,图画此晴天。

密防宜便坐,连张须广筵。

月临皎乃隐,风当驶亦旋。

望处频移障,只恐见离船。

(0)

东吴棹歌四首·其二

艇子抢风过太湖,水云行尽是东吴。

阿谁坐理青丝网,遮得松江巨口鲈。

(0)

忠勤楼诸老夜直余时守省作诗寄之·其三

耿耿众星白,漫漫长夜寒。

万方犹事武,一榻岂容安。

零露沾琴席,高梧下井阑。

永怀何以托,诗罢动猗兰。

(0)

十一月十日宿陈敬初馆中临别有作

岁十一月当严冬,江湖水落潜蛟龙。

萧条长途客旅散,而我买棹过吴淞。

兹行岂为饥饿逼,念子高谊来相从。

托交同门已十载,蒙被教益开愚憃。

时时彼此互有激,譬持寸筳撞巨钟。

姑苏台前揽秋色,丽正门外寻春容。

中间欣戚每相系,要复终始犹駏蛩。

一自去春与子别,旌旗满眼纷纵横。

及兹相见恍如梦,中夜论议披心胸。

君言禄爵非所愿,但愿击壤歌时雍。

却因文章著不朽,韬晦养粹甘为农。

顾我所愿颇异子,谓欲与世相奔冲。

黄金铸印锦悬绶,时至未敢辞侯封。

丈夫出处虽二致,非系愚哲由乖逢。

得意觖望亦常事,所贵自宝如璜琮。

计长较短语辄久,坐听曙鼓声鼕鼕。

人生会合良不易,奈此物役相牵攻。

君留仍泛越来水,我去犹对金华峰。

区区离别不足惜,且复醉子双尊醲。

郊翱自附湜籍辈,此事远矣须追踪。

(0)

与先复初州判

左身瘘痹耳仍聋,近被刀伤更怯风。

亦有将军怜杜甫,岂无高弟念王通。

弊庐漫枉过朝使,束帛终难强病翁。

欲涉湘江采蘅杜,美人遥隔暮云中。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许圉师 陆诜 冯澥 徐琰 顾可久 苏伯玉妻 邯郸淳 苏蕙 陈璧 缪彤 宇文融 贾黄中 蒋恭棐 黄虞稷 梁克家 陈居仁 王自中 崔莺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