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西园路,平沙□径回。
合欢堪跃马,取醉莫停杯。
岭树云初瞑,池莲风半摧。
因君动幽兴,临眺独徘徊。
问道西园路,平沙□径回。
合欢堪跃马,取醉莫停杯。
岭树云初瞑,池莲风半摧。
因君动幽兴,临眺独徘徊。
此诗描绘了一幅风雨中的游园图景,充满了自然之美和人文之趣。首句“问道西园路”,以问句开篇,引人遐想,仿佛引领读者步入一个未知而充满神秘的园林之中。接着,“平沙□径回”一句,通过平沙与曲折的小径,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氛围。
“合欢堪跃马,取醉莫停杯”两句,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也暗示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可以尽情释放自我,享受生活的乐趣。合欢树下,策马疾驰,饮酒作乐,何等快意!
“岭树云初瞑,池莲风半摧”描绘了傍晚时分,山岭上的树木被云雾笼罩,池塘边的莲花在微风中摇曳,似乎有些许凋零,但这份凄美之中又蕴含着生命的顽强与不屈。这种对比,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为丰富。
最后,“因君动幽兴,临眺独徘徊”表达了诗人因眼前的景色而激发的深沉情感,他独自站在高处,眺望远方,心中充满了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慨。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也体现了诗人高雅的情操和深远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巧妙融合,展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南峰后,灵石前,岚霞茜绚争春妍。
贫家客来净扫地,亦有一瓶红杜鹃。
东坡七过山南坞,山人能记坡翁语。
君方骑马听朝鸡,为我入林来听雨。
雨声吹断听松声,怪石长松为友生。
怜君慰我支离者,不饮向人空复情。
我如病马离群去,君如伯乐能相顾。
羊群好在金华山,梦里相逢犹识路。
西月光景微,斜檐尚如练。
揽衣昧旦起,林峦淡方见。
景风积雾敛,曙牖新禽啭。
尘动九衢喧,烂烂流目眩。
游衍惜欢悰,行行信郊甸。
遗情席细草,赏静引华馔。
山水信恬和,动息各恩怨。
云断旧时人,梁回去年燕。
姿容一已晚,浩荡群芳变。
岂不怀尔思,徇往何由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