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千尺雪》
《千尺雪》全文
清 / 弘历   形式: 古风

游山乘好春,言旋未卓午。

山庄咫尺近,依墙构轩宇。

下马每憩兹,三楹清尔许。

迥落千尺雪,平贮一泓渚。

松涛泛上檐,峡籁翻底础。

或为勇丈夫,慷慨悲歌举。

或为儿女子,嗫嚅相尔汝。

或为金石坚,戛之凤来舞。

或为丝管脆,奏之行云伫。

竹炉亦在旁,汲取活火煮。

无色声香味,谁能信此语。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春天游览山景时的所见所感,充满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中景色与内心情感巧妙融合。

首先,诗的开头“游山乘好春,言旋未卓午”,点明了季节与时间,春天的美好与短暂,让人感受到时光的宝贵和自然的生机。接着,“山庄咫尺近,依墙构轩宇”描绘了一处靠近山的小屋,简单而雅致,仿佛是与世隔绝的避世之所。

“下马每憩兹,三楹清尔许”则展现了诗人对这处小屋的喜爱,每次下马都会在此停留,享受这份宁静与清幽。接下来的“迥落千尺雪,平贮一泓渚”两句,通过对比手法,描绘了远处的雪山与近处的水潭,展现了山中四季变换的壮丽景象。

“松涛泛上檐,峡籁翻底础”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中的声音,松涛与峡谷回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动听的自然交响乐。接下来的四句“或为勇丈夫,慷慨悲歌举。或为儿女子,嗫嚅相尔汝。或为金石坚,戛之凤来舞。或为丝管脆,奏之行云伫。”运用比喻,生动地描绘了不同情境下的声音,既有豪迈的歌声,也有细腻的情感交流,还有坚韧与柔美的音乐表现,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最后,“竹炉亦在旁,汲取活火煮。无色声香味,谁能信此语。”诗人又回到了日常生活的场景,竹炉煮茶,虽然没有华丽的颜色、声音、香气,但正是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让人心生欢喜,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真谛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弘历

弘历
朝代:清

猜你喜欢

答复初先生见寄之作

六籍圣人贻,绍述赖百氏。

纪纲天地人,厥功焉可纪。

精言与大义,历历瞭如指。

性功达治术,出处均一轨。

胡为后世士,触目惊且哆。

如构九层台,版筑倾基址,又如舟失舵,簸荡风波里。

礼器及车服,谁复求形似。

吾邑有顾翁,复古气雄伟。

穷年抱遗经,含咀吸真髓。

脱身尘壒外,清旷莫与比。

拥书万卷楼,寻原必迄委。

初年学古文,下笔辄光炜。

尚论爱司马,年谱究终始。

神交若投契,觌面相应唯。

讵止传贤踪,裨补先正史。

三礼图宫室,古意追释米。

穿穴暨春秋,三传列砚几。

创成大事表,务合笔削旨。

书成忽十稔,作歌告诸子。

谓蒙守朴学,谬与谈名理。

款款尺素书,殷勤附赤鲤。

轩朗豁双眸,不啻脱痏疻。

所恨久离索,末由竟株柢。

先生名山业,尘垢视青紫。

高风式乡闾,立志起顽鄙。

嗟予日荒落,勺蠡难测海。

持示蔡与吴,入手先色喜。

何当返柴荆,百尺容攀倚。

(0)

徐州怀古·其三

闭门寂寞陈无己,文字南丰一瓣香。

不向苏门作宾客,况从时相假衣裳。

士生贵富天常吝,志在孤清死不妨。

安得斯人式通俗,洪河东下日汤汤。

(0)

题华首寺

花宫门户辟朱明,四百芙蓉一掌擎。

彼岸从来皆佛度,高山奚必以仙名。

云垂绝壑漫漫下,春转芳塘盎盎生。

心迹不知何处住,频从支遁订新盟。

(0)

明郑贵妃金书观音普门品经·其四

弥戾消除一卷携,名香三沐写恩私。

隃麋清谨堂恭进,呵手绵绫裹笔时。

(0)

赠金观察志章·其一

江上银涛滚滚催,草堂刚对曲江开。

横襟坐揽千峰秀,放笔平添万壑哀。

海国苍茫徵故迹,霸图销歇出惊才。

城南不少豪韩愈,眼见低头下拜来。

(0)

题陈元孝遗象·其二

秋井苔花渍,荒庐蜃气蒸。

飞潜两难问,忧患况相仍。

拄策非关老,裁衣祇学僧。

凄凉怀古意,岂是屈梁能。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叶适 张祜 严复 寒山 范纯仁 刘宰 黄公度 徐铉 钱起 丘处机 方干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