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道,临水画楼春早。
迟日养蚕帘影悄,隔帘闻语笑。
朝暮蒲帆征棹,愁见殢人芳草。
烟陌青青同一稿,夕阳无限好。
江上道,临水画楼春早。
迟日养蚕帘影悄,隔帘闻语笑。
朝暮蒲帆征棹,愁见殢人芳草。
烟陌青青同一稿,夕阳无限好。
此诗《谒金门》由清代诗人李慈铭所作,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春日的生动画面。
首句“江上道,临水画楼春早”,开篇即点明地点与时节,江边小径旁,临水而建的画楼在春天的清晨格外醒目,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景象。
“迟日养蚕帘影悄,隔帘闻语笑”两句,细腻地描绘了春日里养蚕的场景。阳光柔和地照耀着,帘影轻摇,透过帘幕的声音中,隐约传来欢声笑语,仿佛是勤劳的蚕农们在忙碌之余享受着春日的温馨与喜悦。
“朝暮蒲帆征棹,愁见殢人芳草”则转向对远方行人的思念。朝朝暮暮,蒲帆征棹,承载着游子的离愁别绪,他们或许正行走在那满眼芳草的道路上,心中充满了对家人的思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烟陌青青同一稿,夕阳无限好”最后两句,以烟雾缭绕的青色小路与夕阳的美景收尾,将整幅画面的情感推向高潮。青色的小路与远处的田野相接,如同一片无垠的绿色海洋,而夕阳的余晖洒在这片土地上,不仅渲染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美,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江南春日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情感,既有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也有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美好事物的深深眷恋,情感丰富,意境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