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潜夫约中途遣诗相送至江山无耗寄诗督之》
《潜夫约中途遣诗相送至江山无耗寄诗督之》全文
宋 / 高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望诗十步九回头,目断江山望未休。

所幸临行曾举似,仅能记忆可遮羞。

碧云漏日村村雨,红树吟风叶叶秋。

不见夜光生歇处,客身却恨欠迟留。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ányuēzhōngqiǎnshīxiāngsòngzhìjiāngshānhàoshīzhī
sòng / gāozhù

wàngshīshíjiǔhuítóuduànjiāngshānwàngwèixiū

suǒxìnglínxíngcéngjǐnnéngzhēxiū

yúnlòucūncūnhóngshùyínfēngqiū

jiànguāngshēngxiēchùshēnquèhènqiànchíli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高翥的作品《潜夫约中途遣诗相送至江山无耗寄诗督之》。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深眷恋和不舍之情。首句“望诗十步九回头”,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频频回首,目送友人远去的情景,流露出依依惜别的深情。接着,“目断江山望未休”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目光追随友人身影直到视线尽头,无法割舍的情感。

诗人庆幸在分别前曾与友人有过交流,“所幸临行曾举似”,暗示他们曾有过深入的交谈,这成为他回忆中的慰藉。然而,“仅能记忆可遮羞”又透露出一种遗憾,因为现实中无法挽留,只能靠记忆来弥补心中的失落。

“碧云漏日村村雨,红树吟风叶叶秋”两句,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寓言了时光流转,暗示离别后的岁月变迁。诗人想象友人身处的村庄,即使秋雨连绵,红树在风中摇曳,也寄托着他对友人的思念。

最后,“不见夜光生歇处,客身却恨欠迟留”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未能与友人共度更多时光的遗憾,以及对自己未能留住友人脚步的自责。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哀愁。

作者介绍
高翥

高翥
朝代:宋   字:九万   号:菊磵(古同“涧”)   籍贯:余姚(今属浙江)   生辰:1170~1241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是江湖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猜你喜欢

次韵《苦雨》

檐前时听雨声喧,尽日萧条自掩门。

岸柳垂眉含恨态,庭花掩面尽啼痕。

西窗谁共巴山话,南浦频消旅客魂。

幸有阳春来惠我,焚香细读细评论。

(0)

病中二首·其一

欲起披衣力不能,自欹藤枕对孤灯。

万缘脱尽心如水,病里浑同入定僧。

(0)

秋夜

桂花璀璨露华深,风色萧森月色沉。

斜倚阑干人意倦,恼听唧唧乱虫吟。

(0)

送黄星臣夫子二首·其一

数年负笈立程门,多愧先生雨化恩。

新买拟将丝五色,焚香珍重绣平原。

(0)

春夜

晚妆无力亸云鸦,薄雾寒笼翠袖纱。

池草梦回诗思杳,月钩初上紫薇花。

(0)

夏日偶成

檐前铁马响咚叮,风搅池荷暗送馨。

午枕梦回凉似水,卧听鹦鹉诵心经。

(0)
诗词分类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诗人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戴叔伦 宋之问 曹操 王令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