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月八日高梁桥即事》
《四月八日高梁桥即事》全文
明 / 区大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西方降生传此日,北土行乐开群迷。

艳艳游尘障去岸,纷纷杂伎拥回堤。

秉兰藉草逢新浴,赠李投桃历旧蹊。

独有瞿昙心境寂,天花落水不沾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四月八日高梁桥上的一幕热闹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节日的欢乐与繁华。首句“西方降生传此日”,巧妙地将时间点与地点联系起来,暗示这是一个特殊的日子。接着,“北土行乐开群迷”一句,生动地描绘了人们在北方土地上尽情欢庆的场景,仿佛整个世界都被节日的喜悦所感染。

“艳艳游尘障去岸,纷纷杂伎拥回堤”两句,通过“艳艳”和“纷纷”的形容词,以及“障”和“拥”这两个动词,形象地展现了游人如织、杂技表演热闹非凡的场面。尘土飞扬,仿佛是节日气氛的象征;杂技表演者穿梭于人群之中,为节日增添了一抹生动的色彩。

“秉兰藉草逢新浴,赠李投桃历旧蹊”则转向了更加个人化的场景,描述了诗人自己在节日中的体验。他手持兰花,踏着草地,享受着沐浴后的清新;同时,他赠李投桃,寓意着友情与和谐。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也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珍惜。

最后,“独有瞿昙心境寂,天花落水不沾泥”两句,以瞿昙(即释迦牟尼佛)的心境来对比,突出了诗人在热闹中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天花落在水中,却未沾染泥泞,象征着诗人追求的精神世界的纯净与超脱。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明代高梁桥上一个充满活力与和谐的节日场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友情以及内心平静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区大相

区大相
朝代:明

广东高明人,字用儒,号海目。区益子。善为文,下笔千言立就。万历十七年进士。初选庶吉士,累迁赞善、中允。掌制诰。居翰院十五年,与赵志皋、张位、沈一贯等有旧。赵等先后当国,大相皆引避不轻谒。后调南太仆寺丞,以疾归,卒。工诗词,皆严于格律,为明代岭南大家。有《太史集》、《图南集》、《濠上集》。
猜你喜欢

山中夜闻虎啸

日落山色黄,樵夫不敢下。

风号万壑哀,鸟雀亦惊怕。

人谓斑将军,此地正争霸。

数声地欲裂,咆哮直深夜。

道人铁石心,惯听何足讶。

若逢万户侯,羽镞不汝赦。

(0)

和刘后村杂兴·其四

避俗常关白板扉,北山泉石尚堪嬉。

临流且赋观鱼乐,忧国何消捋虎危。

自许丹心长恋阙,独怜万户未逢时。

割鸡为黍寻常事,客至休言子为谁。

(0)

题高伯寿墨梅·其二

生来洁白本无瑕,剪雪裁冰擅一家。

堪叹俗流刚点涴,故将水墨写梅花。

(0)

梅答

多谢东君为主张,十分霜雪十分香。

开时已办和羹料,肯作风流时世装。

(0)

闻西事有感

春水方生秋又残,上流无处避风寒。

杜鹃飞向东南去,怕见如今蜀道难。

(0)

征人妇·其一

候虫唧唧话人愁,镇日思君懒下楼。

鸿雁不来边信隔,时凭乾鹊噪檐头。

(0)
诗词分类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诗人
道济 丁敬 包拯 范晔 屈复 洪升 慧远 丁日昌 钱俶 徐淑 萧泰来 张志和 神秀 薛昭蕴 韩崶 刘绘 陈克家 端木国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