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县星棋布吕梁,云龙蜿蚴昔封彭。
地回西楚分睢泗,山入东齐固峄防。
谢垒屯军馀草木,汉家陵树有风霜。
客来览马邳州道,千里沙平落日黄。
七县星棋布吕梁,云龙蜿蚴昔封彭。
地回西楚分睢泗,山入东齐固峄防。
谢垒屯军馀草木,汉家陵树有风霜。
客来览马邳州道,千里沙平落日黄。
这首诗描绘了岔河地区的壮丽景色与历史遗迹。首联“七县星棋布吕梁,云龙蜿蜒昔封彭”以星罗棋布的七县比喻岔河地区众多的县镇,形象生动;同时,将云龙山比作蜿蜒的巨龙,暗指这里曾是古代封地彭城的一部分,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
颔联“地回西楚分睢泗,山入东齐固峄防”进一步展开描述,岔河地区地理位置独特,连接西楚与东齐,睢水和泗水在此交汇,山峦则延伸至峄防,展现了其在地理上的重要性与战略价值。
颈联“谢垒屯军馀草木,汉家陵树有风霜”转而描写历史遗迹,谢垒曾是驻军之地,如今只剩下草木,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汉家陵树历经风霜,象征着古老文明的坚韧与不朽。
尾联“客来览马邳州道,千里沙平落日黄”以客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辽阔的景象:在通往邳州的路上,千里平沙,夕阳洒下一片金黄,既展现了岔河地区的自然风光,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氛围。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岔河地区的自然景观和历史风貌,还蕴含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感慨,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