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眼交朋少,前头师友多。
胶庠一腾达,台阁合婆娑。
混迹谈谐尔,成名字画何。
隆兴乾道旧,零落几山阿。
到眼交朋少,前头师友多。
胶庠一腾达,台阁合婆娑。
混迹谈谐尔,成名字画何。
隆兴乾道旧,零落几山阿。
这首挽诗《陈宣抚待制挽诗(其二)》由宋代诗人韩淲所作,通过对逝者的回忆与悼念,展现了深厚的情感与对逝者生平的感慨。
首句“到眼交朋少”,表达了对逝者身边朋友稀少的感慨,暗示了逝者在世时可能经历的孤独或不被理解的境遇。接着,“前头师友多”则形成对比,似乎在追忆逝者生前与众多师长、朋友的交往,强调了逝者在学术、生活中的影响力和受欢迎的程度。
“胶庠一腾达,台阁合婆娑”两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逝者在学术上的成就比作“胶庠”(古代学校)的腾达,以及在官场上的地位比作“台阁”(指高官的府邸),形象地描绘了逝者在学术与仕途上取得的辉煌成就。
“混迹谈谐尔,成名字画何”则转向对逝者个性的描述,通过“混迹谈谐”这一形象,展现逝者在社交场合的轻松自在与幽默风趣,同时也提出了一个疑问:“成名字画何”,意即逝者虽有名声,但最终是否能留下真正的艺术或思想遗产,引人深思。
最后,“隆兴乾道旧,零落几山阿”两句,通过时间的追溯与空间的转换,将逝者置于历史与自然的宏大背景下,表达了对逝者过去岁月的怀念与对逝去生命的哀悼。其中,“隆兴乾道”为宋朝年号,暗示逝者生前的时代背景;“零落几山阿”则以自然景象象征逝者的离世,表达了对逝者离去的惋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情地缅怀了逝者的一生,既展现了其在学术与社会层面的贡献,也表达了对其个人特质和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门有万里客,不剑亦不琴。
手持漶灭刺,欲语泪先淫。
家本东鲁儒,豪举世难任。
游戏孟诸野,射猎峄山岑。
徒手殪猛虎,仰面接飞禽。
十五学孙吴,出身为羽林。
曾随汉车骑,逐虏塞垣阴。
勇略颇自许,意气人所钦。
一朝时事改,避难五溪深。
是时戈船将,十万靖南侵。
攘臂千夫长,捐躯百战临。
论功无分寸,谗害复相寻。
廿载事戎行,家远绝信音。
笑谈皆按剑,勋业遂泥沉。
丈夫赴国难,肯负平生心。
桑榆幸未晚,壮图希自今。
暂辍南征曲,为君东武吟。
海滨传节烈,变故激而然。
不谓吴门妇,从容殉所天。
结发方三载,离首不忍言。
弦断悲孤凤,镜剖泣分鸾。
愿同比翼去,捐躯以待亡。
有怀哀未字,勉为立孤延。
娠女不卒畜,之死矢靡慝。
自经还绝粒,百计不我力。
壮哉烈妇志,矫矫凌秋日。
人亦谁无死,烈妇死自别。
岂若匹妇谅,乾坤与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