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从吴伯承乞茶》
《从吴伯承乞茶》全文
宋 / 张孝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三月新茶犹未识,作诗去问野堂君。

春风有脚家家到,定为粗官不见分。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孝祥所作的《从吴伯承乞茶》。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三月新茶的渴望与期待,以及对友人吴伯承的深情厚谊。

首句“三月新茶犹未识”,点明时间背景,三月正是春茶初生之时,诗人尚未得尝其味,流露出一种淡淡的遗憾与期待。接着,“作诗去问野堂君”,诗人通过写诗的方式,向友人吴伯承表达了自己的心意,希望他能赠予新茶,体现了诗人与友人间的深厚情谊。

“春风有脚家家到”,运用拟人的手法,将春风比作有脚的人,生动地描绘了春风拂过家家户户的情景,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画面。这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好,也寓意着诗人的愿望如同春风一般,能够遍及每一个角落,最终实现。

最后一句“定为粗官不见分”,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得到新茶的无奈与惋惜。这里的“粗官”可能是指地位不高或事务繁忙之人,诗人暗示自己作为“粗官”,可能无法得到吴伯承的馈赠,流露出一丝失落之情。然而,这种失落并未影响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清新自然,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在面对遗憾时的淡然态度。

作者介绍
张孝祥

张孝祥
朝代:宋   字:安国   号:于湖居士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生辰:1132年-1169年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
猜你喜欢

风流子.月夜感忆

冰蟾飞皓彩,今宵月、胜似昨宵圆。

有一片角声,凄清枕畔,三秋桂子,零乱樽前。

人生事、千龄浑似梦,百计且求仙。

凤舞鸾歌,别来几日,琼楼玉宇,归去何年。

流霞须倾尽,金荷里,鲸饮并吸婵娟。

遥忆庾楼今夜,多少英贤。

想月明千里,战袍不夜,西风万马,杀气临边。

我控云中黄鹄,一笑茫然。

(0)

安平乐慢.晴郊纪胜

春水如油,吴船似屋,较他亭馆还多。

燕翻油幕,鸟啄银铃,分棚占断晴坡。

花面梅妆,看帽萦竹粉,袂掠兰莎。蜂蝶媚春罗。

成团打块婆娑。

正春压歌场,花抬酒价,半天戏鼓嵯峨。

曼衍鱼龙遍,念奴悄试一声歌。

急拍将阑,氍毹畔、暝翠微波。

春游晚、半城夜火,盈盈细马双驮。

(0)

侧犯.真娘墓和扶荔词韵

碧阑干外,小坟一点衰桃黦。凄咽。

剩綵袂、飞灰化蝴蝶。灵旗飘复偃,社火明还灭。

芳骨约西子,吴天诉潭月。

三生事,五更风,阵阵饧箫歇。耳边怯。

怕枝头、又到啼红鴂。昨夜听歌,石场如雪。

夜台犹卸,玉簪偷节。

(0)

风入松.纳凉

当年结夏映层潭,脱帽卸轻衫。

柳丝斜飏阴篷捲,钓槛外、碧色微添。

桥背嫩凉瑟瑟,村头老树毵毵。

水天閒话对谁谈,城市我何堪。

采菱放鸭江乡伴,无人问、老子溪南。

浮世飞鸿雪爪,故山乱叶茅庵。

(0)

怨王孙.咏观音柳

小卉清绮,笼窗拂水。柳宿垣中,河阳县里。

春絮枉自夭邪,不成花。烟姿露叶依然袅,腰逾小。

添得花枝好。莫抛隋苑,好向水月金瓶,听潮音。

(0)

菩萨蛮.为阎牛叟新纳姬人催妆二首·其二

雕香刻翠飞琼像,多时供在妆楼上。

拣个女如花,纤腰同拜他。

白家蛮柳在,浅漾东风外。

情绪惯瞒伊,欺他尚小时。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邓肃 黄滔 鲍照 杨载 薛时雨 姚勉 赵嘏 袁宗道 段成己 朱元璋 周邦彦 魏初 李舜臣 王安中 曹贞吉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