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阑干外,小坟一点衰桃黦。凄咽。
剩綵袂、飞灰化蝴蝶。灵旗飘复偃,社火明还灭。
芳骨约西子,吴天诉潭月。
三生事,五更风,阵阵饧箫歇。耳边怯。
怕枝头、又到啼红鴂。昨夜听歌,石场如雪。
夜台犹卸,玉簪偷节。
碧阑干外,小坟一点衰桃黦。凄咽。
剩綵袂、飞灰化蝴蝶。灵旗飘复偃,社火明还灭。
芳骨约西子,吴天诉潭月。
三生事,五更风,阵阵饧箫歇。耳边怯。
怕枝头、又到啼红鴂。昨夜听歌,石场如雪。
夜台犹卸,玉簪偷节。
这首诗描绘了真娘墓的凄凉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墓地的荒芜与哀愁。"碧阑干外,小坟一点衰桃黦",开篇即以碧绿的栏杆与衰败的桃树点出墓地的荒凉,暗示了墓主人的孤独与寂寞。"凄咽。剩綵袂、飞灰化蝴蝶",通过蝴蝶的意象,象征着生命的消逝与轮回,同时也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
"灵旗飘复偃,社火明还灭",灵旗在风中飘扬又垂下,社火在明灭之间,这些细节描绘了祭祀活动的场景,进一步渲染了墓地的肃穆氛围。"芳骨约西子,吴天诉潭月",将真娘比作西施,表达了对她美貌与才情的赞美,同时借助吴天与潭月,寄托了对她的思念之情。
"三生事,五更风,阵阵饧箫歇","三生事"暗指轮回与命运,"五更风"则描绘了夜晚的寂静与凄凉,"阵阵饧箫歇"则以箫声的消失,衬托出墓地的孤寂与哀伤。"耳边怯。怕枝头、又到啼红鴂",通过害怕听到鴂鸟的啼叫,进一步强化了对死亡的恐惧与哀愁。
"昨夜听歌,石场如雪",通过回忆昨夜的歌声,以及将石场比喻为雪,不仅展现了昔日的欢乐与繁华,也反衬了今日的冷清与哀悼。"夜台犹卸,玉簪偷节","夜台"指墓穴,"玉簪"在这里象征着装饰品或女性的饰品,"偷节"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整个句子表达了对逝者永恒的怀念与哀悼。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深刻地描绘了真娘墓的凄美与哀愁,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对生命无常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