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车在望已多阴,想见东皇识此心。
城阙步虚环佩冷,田庐望岁桔槔深。
天高地下群龙起,雷动风行万马骎。
午夜宝章昭格处,愿言三日便为霖。
云车在望已多阴,想见东皇识此心。
城阙步虚环佩冷,田庐望岁桔槔深。
天高地下群龙起,雷动风行万马骎。
午夜宝章昭格处,愿言三日便为霖。
这首诗描绘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情,以及对雨水的殷切期盼。首句“云车在望已多阴”,以云车象征神灵,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阴雨天气,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感知。接着,“想见东皇识此心”一句,将自然界的主宰——东皇,拟人化,表现出人们希望得到神灵的理解与帮助。
“城阙步虚环佩冷,田庐望岁桔槔深”两句,通过对比城市与乡村的生活状态,展现了不同地域的人们对雨水的不同期待。城市中的仪式庄重而冷清,而乡村则满载着对丰收的渴望,桔槔的深沉声音象征着农事的辛勤与对雨水的期盼。
“天高地下群龙起,雷动风行万马骎”描绘了自然界的壮观景象,群龙腾空、雷声轰鸣、万马奔腾,生动地展现了风雨来临前的动态美。最后,“午夜宝章昭格处,愿言三日便为霖”表达了诗人对神灵的祈求,希望在午夜时分,通过宝章(可能指某种仪式或文书)的昭告,能带来及时的甘霖,满足大地与人民的需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还体现了他们对神灵的信仰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和谐共生、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美好愿景。
君不见韦节度,枇杷花底招红裙。
又不见韩蕲王,青楼女作娘子军。
胡为乎黄门高义竟持正,闭关谢却河东君。
求凰不异瞻乌苦,莺俦燕侣谁为群。
四海茫茫竟何托,火中莲叶霜中筠。
茹蘖空自苦,食蓼空自辛。
蹇修乃凭狎客致,且亲风雅辞嚣尘。已焉哉!
鲧不累子,朱不累父。
由来白璧惟自完,遇人不淑乌能污。
绿珠碎身金谷楼,娄妃毕命黄家渡。
嶙峋大节炳汗青,呜咽幽怀更谁诉。
绛云楼高高插天,即屠即佛三生缘。
早知节义君难荷,但取文章亦可怜。
畴昔曾读《浯溪诗》,建炎酒觯咏汝瓷。
浮青滴翠但想像,何来玉碗光陆离。
文曰光尧法大篆,遍体莹洁如凝脂。
当唇一寸独纯赤,晴雪影里红霞披。
六陵夜发异宝出,制造想自淳熙时。
狸奴一蹴癯者帝,虽非己出诚佳儿。
老作闲人谢机务,忘忧便面时自怡。
是时戎马稀游牧,不厌偏安保南服。
鱼脆初陈安嫂羹,雪香更进梅花粥。
料应此碗列长筵,翠釜银盘错彩鲜。
不知侑食徵歌夕,可忆冰山雪窖天。
吁嗟寿皇真令主,一饭何曾忘中土。
岳韩去后更无人,怪底金瓯缺难补。
即看孝养备情文,尊号堂堂媲放勋。
兰枻红鹃芳掩冉,龟儿雁翅舞缤纷。
君不见杯羹且望分强敌,拥彗迎门何踧。
又不见南内凄凉蜀道归,自调龙笛教张徽。
岂如聚景园中风景异,引觞遥挹蓬莱翠。
玩好先呈德寿宫,山陵杂置温明器。
沈叹重华积草痕,琼卮堕后缺晨昏。
老臣泪浥云衣湿,天道悠悠未可论。
《光尧玉碗歌》【清·程晋芳】畴昔曾读《浯溪诗》,建炎酒觯咏汝瓷。浮青滴翠但想像,何来玉碗光陆离。文曰光尧法大篆,遍体莹洁如凝脂。当唇一寸独纯赤,晴雪影里红霞披。六陵夜发异宝出,制造想自淳熙时。狸奴一蹴癯者帝,虽非己出诚佳儿。老作闲人谢机务,忘忧便面时自怡。是时戎马稀游牧,不厌偏安保南服。鱼脆初陈安嫂羹,雪香更进梅花粥。料应此碗列长筵,翠釜银盘错彩鲜。不知侑食徵歌夕,可忆冰山雪窖天。吁嗟寿皇真令主,一饭何曾忘中土。岳韩去后更无人,怪底金瓯缺难补。即看孝养备情文,尊号堂堂媲放勋。兰枻红鹃芳掩冉,龟儿雁翅舞缤纷。君不见杯羹且望分强敌,拥彗迎门何踧。又不见南内凄凉蜀道归,自调龙笛教张徽。岂如聚景园中风景异,引觞遥挹蓬莱翠。玩好先呈德寿宫,山陵杂置温明器。沈叹重华积草痕,琼卮堕后缺晨昏。老臣泪浥云衣湿,天道悠悠未可论。
https://shici.929r.com/shici/Q6yR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