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三江》
《三江》全文
明 / 释函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江]韵

寒溪疏影瘦,夜静水淙淙。

雪重从衣薄,烟深带月降。

不因惊碎玉,何处觅枯桩。

四望江山暗,泠泠独倚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夜晚江边的宁静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深邃。

首句“寒溪疏影瘦”,以“寒”字点明季节,暗示冬日的寒冷,而“疏影瘦”则生动地描绘了溪边树木在月光下稀疏、细长的影子,给人一种清冷而孤寂的感觉。

“夜静水淙淙”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潺潺的流水声在深夜中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大自然的低语,增添了诗的意境。

“雪重从衣薄,烟深带月降”两句,运用对比手法,以“雪重”与“衣薄”、“烟深”与“月降”形成鲜明对照,既表现了冬日的严寒,又描绘了烟雾缭绕的景象,使画面更加丰富立体。

“不因惊碎玉,何处觅枯桩”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生活哲理相结合,以“惊碎玉”比喻事物的突然变化或破坏,引出对事物本质的思考,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珍惜与敬畏。

最后,“四望江山暗,泠泠独倚窗”描绘了诗人独自站在窗前,面对着黑暗中的山川,内心感受着自然的宁静与深沉,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自然的深深依恋。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

作者介绍

释函是
朝代:明

函是(一六〇八——一六八六),字丽中,别字天然,号丹霞老人。本姓曾,名起莘。番禺人。年十七补诸生,与里人梁朝钟、黎遂球、罗宾王、陈学佺辈,并以高才纵谈时事,举明思宗崇祯六年(一六三三)乡试第二。会试不第,谒僧道独于庐山,祝发于归宗寺。既返广州,主法诃林。明亡,徙番禺雷峰,创建海云寺,举家事佛。孤臣节士,皈依者众。历主福州长庆、庐山归宗,及海幢、华首、丹霞、介庵诸刹,晚年主法雷峰。著有《瞎堂诗集》等。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游无锡小嵩山僧寺·其一次钱学士先生韵

山寺閒游未许违,雪晴台殿望中微。

归田学士元能赋,入定高僧久息机。

尘外烟霞行渐近,林间车马到应稀。

我来不尽登临兴,把酒长歌对落晖。

(0)

冬雨叹

近山茫茫远山黑,万里乾坤同一色。

窗前乱脚雨如麻,窗里孤踪泪成血。

岁云暮矣三日雪,冰凝初晴地犹裂。

不堪两日雨经宵,一点一声心寸折。

新坟已筑高嵯峨,旧坟犹作荒坡陀。

长镵欲出泥没胫,对此踟蹰将奈何。

青松初长三尺过,买栽远自南山阿。

一时委积不复数,厨奴失喜炊薪多。

年来苦恨穷愁续,把卷茕然不能读。

寒灯冷雨愁转长,忍听东邻夜深哭。

晓起邻翁来致辞,丈人虽苦何足知。

谁家葬母水盈坎,腊月庚申从?师。

(0)

拟上乞休之疏复叠前韵

秾华逞桃李,孤芳笑兰菊。

剖心谁与明,刖足空自哭。

愁梦积雨惊,望眼浮云触。

已判百念冷,宁遣一身辱。

媚时非所能,守已聊亦足。

行藏固由天,进退讵云谷。

薄田犹可耕,大带那须束。

遐哉谢交游,允矣乐幽独。

绝弦韬我琴,韫椟全吾玉。

拟办季鹰舟,岂待巫咸卜。

(0)

题泥金画梅·其一

此花元是玉为容,金粉何劳点染工。

识得和羹风味别,始知来自蕊珠宫。

(0)

福安书事·其七

去年赈济仰官储,今岁官储半粒无。

捕得海鲜将换米,可怜孤溆遇强徒。

(0)

紫薇精舍为陆孟昭赋其父别号怡晚·其二

行春桥畔石湖边,精舍阴阴近墓田。

花发紫薇思往事,气腾白虎卧新阡。

青枫月冷归辽鹤,绿树烟深怨蜀鹃。

怡晚仙人飞佩远,倚阑无语泪潸然。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韦承庆 李琮 滕白 胡梦昱 张纮 干宝 李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