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桥西。讶春寒泼水,新柳未全稊。
屐印阶苔,帘遮门柳,烟草尽自凄迷。
槿篱曲、柴扉昼闭,喜客至、凤字不须题。
玉茁桃援,珠苞藤萼,勤护香泥。
为道四郊多垒,破钟鱼寂寞,暗动惊鼙。
旗影翻风,角声沈水,兵气欲化虹霓。
钓矶畔、孤筇近出,寄诗思、斜日一莺啼。
却听回帆鼓声,正度前溪。
小桥西。讶春寒泼水,新柳未全稊。
屐印阶苔,帘遮门柳,烟草尽自凄迷。
槿篱曲、柴扉昼闭,喜客至、凤字不须题。
玉茁桃援,珠苞藤萼,勤护香泥。
为道四郊多垒,破钟鱼寂寞,暗动惊鼙。
旗影翻风,角声沈水,兵气欲化虹霓。
钓矶畔、孤筇近出,寄诗思、斜日一莺啼。
却听回帆鼓声,正度前溪。
这首《一萼红》描绘了久雨初晴后,诗人出郊探访友人的场景,充满了清新淡雅的意境。
开篇“小桥西”,点明地点,以小桥作为引子,引出春寒未消的景象。“讶春寒泼水,新柳未全稊”一句,通过“讶”字表达了对春寒之感的惊讶,同时描绘了新柳尚未完全发芽的景象,营造了一种初春时节特有的清新氛围。
接着,“屐印阶苔,帘遮门柳,烟草尽自凄迷”几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庭院中的景象,屐印在苔藓上,帘遮着门柳,烟雾缭绕,一片凄迷之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感和细腻观察。
“槿篱曲、柴扉昼闭,喜客至、凤字不须题”则进一步描绘了庭院内的布局和氛围,槿篱弯曲,柴扉紧闭,但当客人到来时,无需题写“凤字”,即已感受到主人的热情与期待。
“玉茁桃援,珠苞藤萼,勤护香泥”几句,通过比喻和细节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玉茁的桃枝,珠苞的藤蔓,都在精心守护着泥土的香气。
“为道四郊多垒,破钟鱼寂寞,暗动惊鼙”几句,转而描绘了战乱的背景,四郊多垒,破钟鱼声,暗中传来惊鼙之声,展现了诗人对社会动荡的感慨。
“旗影翻风,角声沈水,兵气欲化虹霓”继续深化主题,通过视觉和听觉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气氛,旗影随风翻动,角声沉入水中,兵气似乎要化作彩虹,既壮丽又充满悲凉。
最后,“钓矶畔、孤筇近出,寄诗思、斜日一莺啼。却听回帆鼓声,正度前溪。”以钓鱼台旁、竹杖近出、斜阳下莺啼的宁静画面结束,与前面的紧张氛围形成对比,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对友情的珍视。回帆鼓声,正度前溪,则暗示了友人即将离去,增添了离别的愁绪。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