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到深时味更长,草晴胜似杂花香。
清阴渐次迷天绿,白发依稀照领光。
逐妇墙鸠知雨近,生儿梁燕补巢忙。
擘笺谩记今朝景,朝路归时肯易忘。
春到深时味更长,草晴胜似杂花香。
清阴渐次迷天绿,白发依稀照领光。
逐妇墙鸠知雨近,生儿梁燕补巢忙。
擘笺谩记今朝景,朝路归时肯易忘。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深处的景象与感受,通过对比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视。
"春到深时味更长"一句,点明了季节的转换和时间的流逝,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春天延长的期盼。"草晴胜似杂花香"则通过鲜明的对比,强调了草木在晴好的天气中的独特芬芳,甚至超越了繁复多彩的花朵。
接下来的两句"清阴渐次迷天绿,白发依稀照领光"描绘了一幅春日轻阴的景象。诗人借此表达对自然之美的感受,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易逝和自己年华老去的无奈与感慨。
"逐妇墙鸠知雨近,生儿梁燕补巢忙"一句,则通过描写家燕和野鸠的行为,表现了春天到来时生命力的勃发和自然界中生物繁衍的景象,同时也暗示了时间流逝带来的变迁。
最后两句"擘笺谩记今朝景,朝路归时肯易忘"通过对纸笔记录之举,以及对早晨出行回家时刻意留心景色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一天中所见所感的珍贵和不愿忘怀的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深情的抒发,展现了春天的无限风光,以及诗人对于美好时光及其易逝的深刻体会。
飘飘天路跻元始,?能视兮跛能履。
中岁骞腾华屋居,老去盘桓石兜死。
石兜安稳亭内光,八窗洞达唯图史。
陈睡陶酣庾亮楼,人境不喧心远耳。
一笑青云足下生,苦尽逢甘良独喜。
过去流光不用追,向来短景今方是。
天授蓬壶三十三,曲中飏袖从风起。
阅尽乾坤胜事归,长生宝箓成仙纪。
亭中端坐嚼蟠桃,金门方朔今如此。
望古复望古,驾舟行远空。
浮云日夕尽,天光上下同。
潜鳞入渊微,归鸟正西东。
亭亭夫容花,凄凄风露中。
群情各有适,至理将在躬。
日月去已多,忧伤来无穷。
临流一濯足,顾影见双蓬。
歌我水上心,答彼巢居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