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无情也有情,朝升夕没照均平。
虽催前代英雄死,还促后来贤圣生。
三尺灵乌金借耀,一轮飞镜水饶清。
凭谁筑断东溟路,龙影蝉光免运行。
日月无情也有情,朝升夕没照均平。
虽催前代英雄死,还促后来贤圣生。
三尺灵乌金借耀,一轮飞镜水饶清。
凭谁筑断东溟路,龙影蝉光免运行。
这首诗描绘了日月的自然规律,以及它们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诗人通过“日月无情也有情”开篇,表达了日月虽然没有个人感情,但其运行却体现了一种客观公平的情感。"朝升夕没照均平"进一步强调了这一点,意味着不论是早晨的太阳还是傍晚的月亮,都能给大地带来光明。
接下来的两句"虽催前代英雄死,还促后来贤圣生"则探讨了时间对人类历史的推动作用。无情的日月流转,不仅见证了英雄的陨落,也孕育了未来的智者和圣人。
"三尺灵乌金借耀,一轮飞镜水饶清"中的“三尺灵乌”指的是太阳,而“一轮飞镜”则形容明亮的月亮。这些比喻丰富了诗歌的意象,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日月给自然界带来的光辉和清澈。
最后两句"凭谁筑断东溟路,龙影蝉光免运行"则是一种想象。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是谁在东海的边缘修建了一条通往远方的道路?这里的“龙影”和“蝉光”都是对日月运行中所呈现出的美妙景象的描写,暗示着这些自然现象本身就不受任何束缚,可以自由地展现。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月的描绘,不仅表达了对自然规律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历史与生命流转的深刻思考。
佛法下衰,众魔峥嵘。如虎而祴,白昼市行。
晚交得君,如黄河清。君与予谈,洞见底里。
予建一事,君曰可纪。予出一辞,君曰入理。
狂猘狺狺,嗾之者谁。君蹑予足,怒形于辞。
古有徇义,舍父背师。曷不千指,曷不百岁。
神祐靡专,贵奸寿悖。谓天昭昭,天实茫昧。
君素清苦,简洁自持。如政黄牛,标韵过之。
有德操才,得疾亦奇。浮华眼前,道义千古。
昔有微言,噤不敢吐。含哀以告,君必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