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再到新卫》
《再到新卫》全文
金 / 元好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蝗旱相仍岁已荒,伶俜十口值还乡。

空令姓字喧时辈,不救饥寒趋路傍。

行帐马嘶尘澒洞,空村人去雨淋浪。

河平千里筋骸尽,更欲驱车上太行。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末元初时期战乱频仍、自然灾害接踵而至的社会背景下的百姓生活。诗人元好问以深沉的情感,细腻地刻画了人民在饥寒交迫、流离失所中的悲惨境遇。

首联“蝗旱相仍岁已荒,伶俜十口值还乡”,开篇即点明了连年灾荒的背景,百姓们在饥饿与灾难中挣扎求生,不得不踏上归乡之路。这里“伶俜”二字形象地描绘出人们孤独无助、疲惫不堪的状态。

颔联“空令姓字喧时辈,不救饥寒趋路傍”,进一步揭示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无奈。即使在这样的困境中,人们的名字也难以在时代中留下痕迹,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只能在饥饿与寒冷中寻求一线生机。

颈联“行帐马嘶尘澒洞,空村人去雨淋浪”,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战乱与灾荒带来的破坏。行进的帐篷中马匹嘶鸣,尘土飞扬,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空荡荡的村庄,人们离去后只留下雨水淋漓的痕迹,一片荒凉。

尾联“河平千里筋骸尽,更欲驱车上太行”,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忧虑与无奈。尽管河流平静,但人们的筋骨早已被苦难折磨殆尽,他们仍在寻找出路,即便要面对更加艰难的旅程——上太行山。这既是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刻反思,也是对人民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普通百姓生活的细腻描绘,反映了那个动荡时代的社会现实,具有强烈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

作者介绍

元好问
朝代:金

猜你喜欢

南岷山祈雨

骑鹤仙人去,烧丹胜地存。

好峰云澹澹,荒井水源源。

闻道神灵雨,常沾绿树村。

还将椒与桂,一为叩山门。

(0)

嘉陵江舟中二首·其二

鞍马长征日不閒,抽帆今始得开颜。

扁舟稳坐如天上,饱看嘉陵两岸山。

(0)

鸡头关望褒城

意豁神开眼倍明,鸡头关下见褒城。

望中沃野真千里,行处坡陀喜乍平。

压地黄云秋渐老,宜人绿树雨初晴。

故园风景依稀似,立马斜阳无限情。

(0)

松山道中

见说古战场,乃在松山道。

我行一过之,故垒生秋草。

时清大野闲,鸟语入晴昊。

茅屋带疏林,烟火杂昏晓。

阡陌相钩连,耕凿尽地宝。

欲问往时事,居人无故老。

乐哉长子孙,世业永相保。

(0)

减兰

人天无据。被侬留得香魂住。如梦如烟。

枝上花开又十年。十年千里。风痕雨点斓斑里。

莫怪怜他。身世依然是落花。

(0)

高阳台

南国伤谗,西洲怨别,泪痕淹透重衾。

一笛飞来,关山何处秋声。

秋花绕帐瞢腾卧,醒来时、芳讯微闻。

费猜寻,乍道向兰奴,气息氛氲。

多愁公子新来瘦,也何曾狂醉,绝不闲吟。

璧月三圆,江南消息沈沈。

魂消心死都无法,有何人、来慰登临。

劝西风,将就些些,莫便秋深。

(0)
诗词分类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诗人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孙蕡 吴芾 岳珂 许南英 黄景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