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毫留影。态若閒云静。手把一篇奇字问。
权当合家欢庆。如生玉色温文。何其青鸟无痕。
只道仙凡可转,终朝面壁消魂。
彩毫留影。态若閒云静。手把一篇奇字问。
权当合家欢庆。如生玉色温文。何其青鸟无痕。
只道仙凡可转,终朝面壁消魂。
这首《清平乐》由清代诗人许禧身所作,以“彩毫留影”开篇,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仿佛画家挥毫泼墨,留下不朽的艺术形象。接下来的“态若闲云静”,将这种艺术形象比作悠闲的白云,既表现了作品的宁静之美,也暗示了艺术家内心的淡泊与超然。
“手把一篇奇字问,权当合家欢庆。”这两句巧妙地将艺术创作与家庭的欢乐联系起来,通过艺术家的一次创作行为,仿佛为整个家庭带来了欢庆的氛围,体现了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能够为人们带来情感的共鸣和生活的喜悦。
“如生玉色温文,何其青鸟无痕。”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作品的色泽比作温润的玉石,同时又以“青鸟无痕”形容作品的精致与细腻,如同青鸟轻盈地掠过,不留痕迹,强调了作品的高雅与不凡。
最后,“只道仙凡可转,终朝面壁消魂。”这两句表达了对艺术超越世俗、通向精神世界的向往。在艺术面前,人们可以超越凡尘的束缚,达到一种心灵上的升华。而“终朝面壁消魂”则可能是在暗示,为了追求艺术的至高境界,艺术家需要长时间的沉思与修炼,甚至可能经历孤独与痛苦的过程。
整体而言,这首《清平乐》不仅展现了艺术的美妙与深邃,还蕴含了对艺术创作过程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艺术所能带来的精神超越的向往。
相知有叔卿,讼简夜弥清。
旅泊倦愁卧,堂空闻曙更。
风帘摇烛影,秋雨带虫声。
归思那堪说,悠悠限洛城。
年长心易感,况为忧患缠。
壮图迫世故,行止两茫然。
王旅方伐叛,虎臣皆被坚。
鲁人著儒服,甘就南山田。
挈榼上高磴,超遥望平川。
沧江大如綖,隐映入远天。
荒服何所有,山花雪中然。
寒泉得日景,吐霤鸣湔湔。
举酒劝白云,唱歌慰颓年。
微风度竹来,韵我号钟弦。
一弹一引满,耳热知心宣。
曲终余亦酣,起舞山水前。
人生几何时,太半百忧煎。
今日羁愁破,始知浊酒贤。
相逢遽叹别离牵,三见江皋惠草鲜。
白发俱生欢未再,沧州独往意何坚。
愁看郡内花将歇,忍过山中月屡圆。
终日望君休汝骑,愧无堪报起予篇。
如生小小真,犹自未栖尘。
褕袂将离座,斜柯欲近人。
昔时知出众,情宠占横陈。
不遣游张巷,岂教窥宋邻。
庾楼吹笛裂,弘阁赏歌新。
蝉怯纤腰步,蛾惊半额嚬。
图形谁有术,买笑讵辞贫。
复陇迷村径,重泉隔汉津。
同心知作羽,比目定为鳞。
残月巫山夕,馀霞洛浦晨。